與Self Help的恩怨(下)

上回說完我以Self Help產業作為論文題目,及後利用研究結果來幫助自己從市值132億美元的心靈勵志產業中篩走劣質的雞湯。接下來是選擇、實驗、據為己有的過程。

作為本來抗拒Self Help內容的人,最大困難是踏出第一步嘗試,有種揮之不去的質疑和戒心,忍不住思考那些人生建議的不足或負面影響。有趣的是,或正因如此,我吸收的建議簡單而且有限,專注將它們融入生活。那是不斷實驗、調整、設計的過程,在此希望分享一些經驗和教訓。(情況有點像Four Thousand Weeks的作者Oliver Burkeman的轉變)

了解原理

因着寫論文,我有機會從宏觀的角度去分析各類Self Help文本,然後歸納它們的共通點。當時我主要專注於它們的價值觀和論證手法,但也不難發現許多內容大同小異,只是每個作者都會說出自己的故,甚至創立些新名目和縮寫來提高差異度。再說,即使不做研究,只要想到仍被熱烈討論着的番茄工作法(Pomodoro Technique)已有40多年歷史,就可想像關於它的Self Help內容有多少。

因此,在嘗試任何建議之前,我會先了解建議背後原理。再借番茄工作法為例,它主要是用來哄騙大腦專注。我們要由散漫進入專注狀態,最難是第一步,而大腦會拒絕、逃避費力的事情,於是我們要和大腦「講數」(談判),那麼困難的事我們先做25分鐘就好了。可愛的大腦一旦專注起來,也就不想破壞這美好。

其次,是讓大腦不要於不同任務之間頻繁跳換。Flow State(心流)被喻為理想的專注狀態,意指大腦全程投入正在做的事情。可惜人是很容易受到multi-tasking、一心多用的誘惑,誤以為那是效率。實情是每次大腦從一件事情轉換到另一件事情時,都需要耗費時間和心神適應。番茄工作法以特定時間(一般是25分鐘)作為單位,期間不應被打斷,不應暫停,否則該時段將作廢。這有效使我們專注手頭上的事情,而非坐下5分鐘便去看電話,或想到什麼便着手處理什麼。

只有了解原理,我才能心悅誠服去實踐、維持,而不是勉強去追隨一些法則。

設計屬於自己的人生建議

更重要的,是活用這些原理自行設計實踐方法。記得最初嘗試用番茄工作法,首兩天感覺新鮮,但很快便覺得不合適。《間歇高效率的番茄工作法》的作者建議每4個番茄鐘時段,即每100分鐘加入休息時段。然而,我總覺得這休息打斷了進度,更可怕的,是我難以在休息時段後重拾那專注力,適得其反。

不適合便不用,但它的原理仍然有用。當我動力較低或較懶散時,便懂得要和自己談判,設法由小目標開始,找到進入flow state的機會。而在安排工作時,也懂得避免在不同項目之間跳換。

自其變者而觀之

儘管我對Self Help內容一直抱有戒心,知道世上沒有什麼必勝法,但當一些過去對自己有用的策略失效時,也會感到失落和洩氣。

以往當全職編輯時,我用上下班通勤的時間閱讀,變相工作以外每天最少能閱讀兩小時。然而,成為自由工作者後,毋須每天到辦公室報到,過去幾年一直維持的日常流程(Routine)開始崩塌,包括很珍惜的通勤閱讀習慣。我嘗試挽救,例如將舊日通勤的時間在日曆標示出來,預留為閱讀時間,可惜仍然失敗。

直至我不再執着於不合時的舊習慣,而是按新的作息找到每天適合閱讀的新時間,才能持續下去。生活不時會有些轉變,使舊習慣無以為繼。這幾年大家的作息不時因居家工作(Work From Home)或檢疫規定而被打亂,只能一次又一次調整。不妨「自其變者而觀之」,習慣變動不是挫折,只不過是必要的更新。

避開壞起點就是最佳起點

很多Self Help建議會說坐言起行就是最好的起點,老生常談。我倒覺得可補充一點:儘量不要在假期前開展新的習慣計劃。準確來說:不要在新習慣會暫停的前一天建立新的習慣。

確立習慣需要的時間因人而異,由18至254天不等,平均要66天才能到達「自動自覺」的境界。這是因為大腦需要持續成功的感覺,它能轉化成一種被稱為心理律動(Psychological Momentum)的效果,能促進潛意識行動,也就是所謂的習慣成自然。

但每天的生活不一樣,尤其周一至周五的生活,大概和周末周日不同。假設周五開始建立新習慣,沒經過連續成功的感覺便休息兩天,待周一重拾時便會有較大的阻力。若就此「斷纜」,更有機會感到挫敗——怎麼兩天都維持不了?實際上卻是經歷了四天。在經歷數次這種挫敗後,我學懂為新習慣設計一條連續的路徑,確保在休息前先累積一些成果和動力,作為之後重拾習慣的燃料。


參考資料:

Iso-Ahola, S. E., & Dotson, C. O. (2016). Psychological Momentum-A Key to Continued Succes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7, 1328. https://doi.org/10.3389/fpsyg.2016.01328

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

在2018年克赤海峽爆發衝突時,我在報章提到二戰和冷戰後各國對軍力擴張之克制逐漸消散。地緣政治拉鋸加劇是因也是果,容易擦槍走火,所以更迫切為槍上膛。如今依然往這方向發展,說不定可copy & paste騙騙稿費?

他的回應,是你的威脅。你的回應,是他的挑釁;視乎誰來說這故事。

在烏俄戰爭爆發之前,我曾和友人說普京才是對北約最有信心的人。不知北約會否讓他失望?

與Self Help的恩怨(上)

承接楔子所言,我將在此整理和紀錄成長歷程中的各類經驗。而這篇文章首先希望享我與個人成長/成功法/心靈勵志類(這裡統稱Self Help)內容之間的恩怨。這是我如何由極度抗拒,到願意吸收一些Self Help內容,碰碰釘實踐出來的過程。

當我發現自己想有意識地成長、進步,並為此尋找方法時,很容易接觸到Self Help類的內容。然而看了不代表能「據為己有」,有時甚至只會重溫一些無用的老生常談。尤其是我本來就很抗拒Self help內容,說白點就是總覺得那些《成功XX條法則》、《XX的致勝之道》等書名或節目名稱真是俗氣極了。


討厭它?研究它!

但我不想止於主觀的反感。於是,我利用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大學的論文功課,去認真了解甚麼是Self Help,它的信條對人心以至社會的影響;與新自由主義的連繫bla bla bla……

這個寓滿足自己寓交功課的策略很成功,我對Self Help的了解更深,更明白自己討厭它的什麼。有趣的是,當我愈能辨析到有問題的內容,就愈能去蕪存菁地去吸收其他,不致沉沒於海量的人生建議、成功法則之中,亦更容易採取行動。

心靈勵志產業

小心這些Self Help內容

以下是我就Self Help內容歸納出的一些常見問題,也被我用作在遇到Self Help資訊時的警報系統,若它出現以下特徵,我會變得懷疑或不會再花費時間在它身上

  1. 成功歸功於個人勝利,失敗歸咎於個人不足

  2. Self-Help包裝的自傳

  3. 心想事成的神力

  4. 辭藻華美的雞精


1. 成功歸功於個人勝利,失敗歸咎於個人不足

Transnational popular psychology and the global self-help industry是我寫論文時其中一本參考書。作者們用了8年時間分析逾百本Self Help書籍,總結出Self-Help的特徵——透過鼓勵受眾自我檢討、自我控制、自我引導的行為轉變來得到成功的生活。而儘管面向和內容不盡相同,它們一致地認同和展現自我實現的傾向。

然而,歷史、文化、經濟、政治制度對社會,以至歸根究底對人的影響深遠。把成功與否(先不糾結於何謂成功)的責任全放在個人身上並不合理。更諷刺的是,他們的研究指出,愈不穩定的外在環境,例如經濟衰退等,人們愈容易受Self-Help內容吸引,因為它能讓人覺得自己可以掌舵。

Self Help達人Gary Vaynerchuk的人生哲學強調Hustle,忙碌起來就對了。他曾說過,因為人很難改變外在環境,例如政策,所以與其去不滿和抱怨,不如把這些力氣都用來工作。這有一定道理,但與此同時,愈把成功歸功於個人勝利,就愈容易把失敗歸咎於個人不足。

Success and happiness are not accidents that just happen to some people and not to others - they are predictable results created by deliberate ways of thinking and acting, [...] As the saying goes, success is all about luck - ask any failure! —Paul McKenna

我在此不岔開討論這種想法對人際關係及整體社會的負面影響,但單就個人而言,這使我們面對挫折時很容易會把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不夠努力、不夠效率、不夠專注……於是吞食更多Self Help內容,向自己施加更多的壓力,循環直至累透。

2. Self-Help包裝的自傳

Self-Help的賣點,說到底是人生建議,因此需要敘事權威 (Narrative authority)去支撐。例如達人談及收拾房間是「整理術」和「斷捨離」,家人要求收拾房間就只不過是嘮叨。換句話說,作者或人物介紹是Self Help內容的基本架構,問題是所佔的比例。比例愈高,愈應提防,因為這很可能代表:

  • 內容不夠扎實,只好透過成功的形象吸引讀者。
    當中表達的,是他/她成功了,所以他/她所做的就是成功法。當中的建議通常都充滿個人特色或非常依賴其人生際遇,外人難以參考。

  • 只是以Self Help包裝的自傳。
    製作內容的目的會影響取材、表達手法。當目的是讓受眾知道其成功故事,進一步建立個人品牌(及推銷更多產品時),容易會用長篇故事去說明簡單的建議,因為前者才是重點。更可怕的,是故事和總結的建議和經驗並無關係。這倒不如選讀真正的自傳,從更全面的角度了解主人公的故事,自行歸納出欣賞和可借鏡的地方。

3. 心想事成的神力

這和第1點有點相似,我曾糾結應否放在一起寫,但鑒於它的獨特性,最後還是決定額外說明。這警號最常在關於正面思考、相信自己、變得堅強、獲得自信等內容響起。鼓勵受眾要有這些心態不是警號,但若看到將人的心理簡化,把它當作可自由編程的工具,就不中不遠了。

常見的敘述手法,是用看似成功或失敗人士做例子,強調擁有這些特質的重要性——簡而言之,成功因為有正確心態;失敗因為脆弱心靈在拖後腿。

When it comes to money, I deeply believe that the obstacles that keep us from being more and having more are rooted in the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conditions that have shaped our thoughts: In other words, what we have begins with what we think... — Suze Orman

心想就事成,事不成,就是心不想喔。

其中一個使Self Help內容的特點,是責任主要在受眾那方。提供建議的一方「教」受眾如何診斷自己的問題,或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然後在各方面達致更成功的人生。他們的人生建議是否可信、有效,只能靠受眾的表現來驗證,而我們往往可以不夠自信、不夠努力、不夠正面,不夠堅強,反正沒有明確的界線。

4. 辭藻華美的雞精

辭藻華美,內容空洞是所有文本的警號。前文提及的研究發現Self Help內容其中一個敘事共通點,是使用正面、放諸四海皆準,不受實際情況規限的口號、金句。

協助作者傳遞訊息是我的工作之一,所以我不會懷疑修辭的重要性。精煉的口號和金句有助提綱挈領,強調重點,激起共鳴,不失為鼓勵讀者的好方法。不過也有限制,它們是簡短動聽的句子,句式甚至要工整和對稱,有時犧牲了內容,表面動人卻言之無物,甚至響起上述三大警號。

逆境和不安通常是我們的優秀老師,它們讓我們回歸到最在乎的事物。
— 莫琳.希凱

The best revenge is massive success.
— Frank Sinatra

當這類金句作一時的補充劑,或能獲得短期的鼓舞,用得多卻會弄巧反拙。認知行為心理學家Holly-Anna Petersen指出,這類金句很多時表達出非黑即白的簡化、固化思想。研究發現這會帶來壓力和抑鬱,長遠抽乾我們的能量。

只要能提防這4類Self Help內容,已能在熾熱、市值132億美元的心靈勵志產業中篩走許多選擇,下一步便是選擇、實驗、據為己有。

(最後補充一句,真的推薦Transnational popular psychology and the global self-help industryMcMindfulness兩本書)


延伸閱讀

LaRosa, J. (2018). The $10 billion self-improvement market adjusts to a new generation.

Lane, R. E. (2001). Self-reliance and empathy: The enemies of poverty: And of the poor. Political Psychology, 22(3), 473-492. doi:10.1111/0162-895X.00250

Nehring, D. (2016). Transnational popular psychology and the global self-help industry: The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hange.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Purser, R. (2019). McMindfulness: How Mindfulness Became the New Capitalist Spirituality. Repeater.

楔子:一切源於需要長大

曾經,我對長大沒想像,我被告知我的生命是何其脆弱。

於是,我不只沒有為長大做準備,還始終帶着一種無欲無求的自在。

長話短說,僥倖熬過了,才意識到自己也需要長大。

那時正好讀了一本小說,書名和內容都忘了,只記得裏面有一句:

「長大,就是長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意思是長大就是妥協,將稜角磨去,不安現狀終將變成世事如此。

我記得當時很討厭這句句子。

個人成長

我們無法討好每一個人,但自己都討厭自己的話,實在太悲傷、唏噓了。當時我在想,我們真的無法控制長大成什麼模樣嗎?人生際遇無法預料,但成長是一個過程,不是某年某月突然變了模樣,而是慢慢變得陌生和討厭,然後突然醒覺起了變化而已。

我還記得當時手指夾在書頁中,也不翻頁讀下去,自問:如果我真的能繼續長大,不論何時到終點……如果這段時間能有意識地過活,我能避免哪天傷春悲秋,內心突如其來響起的那句——「我竟長大成自己討厭的模樣」嗎?

既然需要長大,願自己能熱愛這段成長旅程。

國際觀與厚多士

我修讀國際關係並沒有明確的原因,如果硬要找一個,大概是我希望讀很廣闊的內容,而我找不到哪個學科比它更闊了。這是任性、滿足自己好奇心為主決定。

所以,每當有人問及國際觀的重要性——我其實都不太答得上。不是外交家,沒有要從政,總不能答只為擴闊視野、滿足好奇心,關心這個世界之類吧,即使「厚多士」(好多事)就是我的真相。

自俄烏戰爭爆發,我開始收聽一個台灣的Podcast — Dennis的全球政治筆記,主持是位國際關係的學者。他在節目中多次強調台灣人需要對國際關係建立更準確、現實的理解,哪怕那樣代表更功利。在他眼中,這是為了台灣將來牽涉在國際衝突/爭端時,人們能對國際的反應和行動有更準確的期望和預測,同時認知到哪些措施需要台灣自己做。

國際觀的用處,答案不只一個。而換了地方和情境,我當然也不能這樣回答。但這答案是挺動人的。

逼出來的反抗心理

晚上才是我的讀報時間,昨晚讀了幾篇New York Times關於俄烏戰爭的報導才去睡,結果竟然夢到和朋友一起被一小營軍人在街頭伏擊……一晚沒睡,真的好累啊。

English Notes

除了圖中提到的文章,推薦一讀An Apartment Complex Seized by the Russian Army。早在幾天前聽到俄軍脅持平民的消息,這篇文章圖文並茂描述了當時的情況,包括被脅持居民的分享。

自戰事開打以來,俄軍的心理狀態以及他們對這場戰爭的理解都備受關注。如上所言,文章包含了幾位和俄軍近距離接觸的居民之說法,值得一讀。其中一位軍人果真勸居民不要害怕,俄軍是來從納粹手中解放烏克蘭人……

人肉炮灰 Human Cannon Fodder

最近比較關心的國際新聞,是白俄斯與波蘭邊境的難民危機。香港2019年後爆發第二次移民潮,成為政治難民,受惠於外國的救生艇計劃。這環境下,很難不對難民問題多了點切身體會。

如今經白俄羅斯非法進入波蘭以及立陶宛的難民,主要來自伊拉克和敘利亞。相比以往要越過土耳其和北非,現在有「相對」安全、容易的方式。白俄斯放寬了他們的旅遊簽證,讓他們以遊客身份到訪,再穿越邊境到達歐盟成員國境內申請政治庇護。白俄羅斯此舉和土耳其當年放任難民穿過邊境,逼使歐盟成員國自行承受難民潮壓力,最終成功換到六十億歐羅的合約异曲同工。BBC的報導:How Belarus is helping ‘tourists’ break into the EU描述了白俄羅斯邊境駐軍如何主動協助難民躲開波蘭的守軍達陣。

歐盟直斥是次危機是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背後策劃,以報復歐盟對其鐵腕管治所實施的制裁,以及對白俄羅斯反對派的支持。歐盟面對湧入的難民,人道考慮之下不能完全禁絕驅趕,內政考慮下根本無可能統統容納,只求用拖字訣讓難民不要湧到自家邊境來。這就被那些「中轉國」扼緊咽喉,所謂橋唔怕舊,歐盟似乎無辦法唔受。

而被當政治武器,難民介意嗎?儘管有難民在兩國邊境的森林捱餓甚至餓死,有的被迫步行好幾天筋疲力盡還受傷;不少難民仍然感謝盧卡申科讓他們安全離開戰亂、無未來的家園。

這種無賴的攻擊之所以成功,靠的是比對方更妄顧人命,更無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