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愛食愛煮(所以才有 @dig_deep.eat ),又喜歡讀歷史,這本書結合了這兩大樂趣,所以翻閱多次仍然讀得津津有味。它有兩大類內容:一是與食有關的中國神話或歷史故事,二是介紹中國的烹調特色和飲食文化。
最吸引我的,當然是那些故事,尤其是民間小食和節日食品兩個章節。秦檜和油炸鬼(油條),忽必烈和火鍋兩個故事比較廣為人道,我看書前已經聽過。但王致和發明臭豆腐、諸葛亮用饅頭代替人頭祭天振軍心、伍子胥用年糕砌城牆等,都是從書上看來的。
當時的我沒計較這些故事有多少合乎史實,反正就是當故事看。但這書還有一個我欣賞的做法,就是它會將一種食物的不同歷史故事放在一起,而不是選一個版本。例如八寶粥、餃子等由來都有兩個版本的故事,完全不同,毫不相關,即便是孩子都能從中發現故事有時候只是一個說法,一個解釋。不知有否言重了,但根據我的記憶,的確是那幾幅漫畫讓我有這清晰的感受。長大後讀歷史,小時候那份感受應該已經融入視野之中,自有其作用。
第二個得著,是提起我對食物背後那故事的興趣。記得書中介紹了一個「狗不理」包子,說它餡料非常講究,夏天時肉要肥三瘦七,冬天要肥六瘦四。那時看得我心癢癢,每次陪長輩飲茶都在點心紙找找有沒有,往往失望而回,而且因為親戚都沒聽過這包,只有我一人失望。
後來忘了哪次旅行,竟讓我在廣東一間茶樓遇上,馬上點來一試。吃起來和普通中式包差不多。其實我在味道上也沒期望,就是有一種讀過它的故事就怎樣都想會一會的感情。今日寫這篇時記起上網一查,發現天津的狗不理劣評多,被罵是斬遊客一頸血的商品而矣。縱然可惜,但知道食物的一些故事,就和認識煮法一樣,吃到好吃的覺得更好吃,吃到難吃的更嫌它難吃,還能像現在多說兩句,就是當中的樂趣。狗不理本身變難吃了倒不礙事。
而這興趣維持至今,所以我才會在網站開闢一隅寫起食物歷史故事來。文章只是結果,寫之前大費周章的資料搜集過程才是樂趣,每每讓我回想小時候看這本書時的心情——其實如今我只是把孩童時期的樂趣玩得再認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