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氣力的人生責任—讀《一個人的粗茶淡飯》

一個人的粗茶淡飯作者: 米果出版:啟動文化

一個人的粗茶淡飯

作者: 米果

出版:啟動文化

疫情之下,人人成為家廚(Home Cook),甚至因Home-office要自顧三餐,也就特別適合閱讀這本書。

遇到這本書,也有個故事。當時我正在編一本關於煮食的書,但與作者意見不合,又無法說服對方改善內容,便希望找一本類近而有水準的書,讓作者自行對比一下……結果就找到米果這本書。

我只是讀前言,已經喜歡這本書了——因為說中了我理想中的煮食態度。

料理三餐,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常,最小限度的善待自己,卻巨大如人生志業那樣。[...]雖然只是小小的日常,卻是我的人生「流儀」。

不是作者寫得誘人,我在台灣見到了也不會特別嚐嚐的筒仔米糕。

不是作者寫得誘人,我在台灣見到了也不會特別嚐嚐的筒仔米糕。

我享受讀這本書,說來有三大理由。第一個是作者對味道認真,且能傳遞給讀者。毋須圖像刺激,其筆下的菜式,平淡如白粥,或簡單如冷麵拌麵,都寫得讓人口水直流,心癢癢。這種感覺我在看到黃蓉煮給洪七公吃的二十四橋明月夜時也有過。這自然是作者有文字功力,但如果不是平日仔細品味,根本寫不出來,只會有過分雕啄或乏味的形容詞。

第二個理由是第一個理由的延伸。曾聽過一個說法,以食物為主題的電影都很難拍,因為很容易變成有食物的愛情片/劇情片,因為食與人生的連繫太緊密。的確,食物是我們生理上不能缺乏的東西,是我們的共同經驗(2),不管生活有多大差異。亦因此,說食的散文要好看,難就難在既要挖出那些日常、不起眼的體會,放大寫出來,又絕不能多愁善感,變得矯情造作。大火煎封鎖而不能燶掉。

作者拿捏火候得宜,如在「外婆的薑燒醬油味」一節,仔細寫了醬油的甜配上薑絲溫溫順順的嗆辣,用來炒香菇絲、凍豆腐、豆皮,讓讀者能聯想那份美味;而感情體會則言簡意賅地總結:「一旦有感情,吃起來就有牽掛的黏度。」我想念一個人,有時也會去吃與對方有關聯的菜,對方喜歡的,或對方介紹的,或一起吃過的。這牽掛的黏度,強得連偏食都能治好。

人生是複雜的。有時要放過自己,從容對待。如炒個三絲、四絲、五絲……就應該無固定食譜。打開雪櫃,隨遇而安,管它是豆芽、木耳還是紅蘿蔔,甚麼剩菜只管切絲,爆香蒜頭熱炒,怎樣搭配都對味。吃的排場,也不必太講究,看到那句「一個人端著鍋子,蹲坐在客廳的矮腳桌旁,一邊看電視,一邊呼嚕吃完,頗有療癒效果」忍不住使勁點頭。這種共鳴,是第三個原因。

可別誤會這種療癒來自「求奇」。作者對吃一點都不求奇,自有「眉角」。怎樣清燙花枝、小卷和魷魚才能脆口;怎樣把紅豆煮得鬆而不爛……願花時間與食材對話,毫不馬虎。很喜歡她寫:「一個人也要吃得澎湃。澎湃的定義不是大魚大肉,而是恰到好處。」事實上,我敢斷言,像作者這類愛吃愛煮的自由工作者,求奇不來的。

我不喜歡應酬,懼怕文書行政,兜兜轉轉不時得享受在家工作的福禍。因此,對作者說用工作空檔來備料極有共鳴。她雖輕描淡寫,過來人卻知所謂「定時離開電腦螢幕的美好習慣」,是預算、是安排,是刻意與自由平衡下得來的。失了平衡,恐怕餓至打鼓才記得去醃料、解凍,待備好料已餓過頭或忍不住用零食充飢了,煮好也就吃之無味。

人生大抵就是這樣,與誰人同檯固然影響進食體驗,但應有的態度,不論餐桌有多少人,煮給誰吃,都要有堅持有要求有安排。在適合的時候,對的事情上,則要就放任自己,讓買餸時邂逅的食材自然帶你找到味道的歸宿。何時適合,何事適合,也就只能自己試味。若承蒙不棄,有人伴著吃煮壞了的菜,吸收經驗下次煮好點,也是幸福吧?然而,口味、習慣總有不同,同檯食飯,不是那種一餐半餐,將就便能過去的話,嚐新、保留、調和都要有,不容易啊。再想想,若非如此,集此大成的「住家飯」又怎能簡單而獨到,無法完全複制,叫人難以忘懷呢?

說同甘共苦,舌頭神經終歸只連著自家腦袋;說旁人不知味,甜、酸、苦、辣、鹹;鮮、甘、涼、麻、香;或濃醇厚實或淡清輕柔;變化雖數之不盡,卻也是大眾人日常經歷。

每日烹煮三餐,餵飽自己,算是花最小氣力的人生責任了。

負責任有時其實也很奢侈,疫情下人人當大廚,是無奈也是難得。

有一次旅行,看到一位伯伯雖然一個人食早餐,但態度很認真,坐好慢慢仔細品嚐。那種態度真的讓我喜歡又尊重。

有一次旅行,看到一位伯伯雖然一個人食早餐,但態度很認真,坐好慢慢仔細品嚐。那種態度真的讓我喜歡又尊重。

《寂寞的熟齡日記》

(原刊於:夠薑會社

不要被書名騙到,以為這是本關於中年人自怨自艾的書,書店歸類為「文學集」,我看,它根本是本愛情小說,只不過它不甜掉牙,而且情節由生活出發,叫人邊看邊自省。

男主角叫郝吉墨(好寂寞),自幼父母雙亡,幸好在友情支撐下成長,惟養成朋友第一,女友第二,氣壞多段姻緣。女主角綽號閃亮,工作第一,男朋友不是因工作忙聚少離多而情淡,就是借機一腳踏幾船,就是電視劇女強人的典型感情線。

全書以寂寞和閃亮24篇自白貫穿,與讀者分享他們三十歲到近四十歲熟齡的種種經歷和心景轉變。雖然這是虛構的長篇小說,但有「釀情哲人」稱號的北川舞極擅長細膩的情感描述與深刻的哲理省思,令人讀著《寂寞的熟齡日記》就像看兩位好朋友對人生、成長體會的坦誠相告,有幽默詼諧的趣事,有溫暖療癒的感情,有悲歡喜樂的唏噓。讀懂了,就不會浪費時間,因為「過去無法重來,未來還沒追上,可歲月卻毫不停留」。

《寂寞的熟齡日記》

《寂寞的熟齡日記》
作者:北川舞
出版社:心晴出版社

希特拉藏書裡的希特拉

希特拉,納粹德國的元首,被視為點燃起二次世界大戰戰火和犯下暴行的歷史罪人。關於他的著作和傳記多不勝數,人人都想了解這狂人的內心。《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是當中別樹一幟的作品,不再從戰爭或歷史事件切入,而是從希特拉的藏書入手。

希特拉是個愛書如命的人,擁有約一萬六千冊藏書,甚至在戰爭期間仍堅持帶書隨行。戰後,他的藏書散失世界各地,有大部分被蘇聯軍隊運往莫斯科;有些棲身於美國國會圖書館,有些在美國布朗大學,還有幾千本在各地退伍軍人的家中。作者努力檢閱那些藏書,希望從希特拉的閱讀品味、在書上的批註,去了解這個人。

例如,作者透過檢閱希特拉收藏的《偉大種族的消逝》,依著他畫下的鉛筆線條,可見他怎樣受書中的種族優越論吸引。這樣看來,他後來屠殺猶太人的暴行似是實踐書中所學。此外,他竟然很喜歡《唐吉訶德》、《魯賓遜飄流記》等國外小說;更收藏了一套《莎士比亞全集》,以皮革手工裝訂,書脊印有泛凸金色,象徵德國的老鷹,鷹爪兩旁有他的姓名縮寫。從這些細節,都盡顯他對莎翁的喜愛。

藏書中看到頑固的腦袋

買這本書時,是受「從藏書看人」的概念吸引。我自己雖然甚少在書上寫筆記,但也是喜歡用螢光筆標示重點的人,而那些「重點」,特別是看小說時,很可能是一些特別有感覺的句子,所以,我的確相信「從藏書看人」是一個特別且帶有一定準確性的研究方法。

在希特拉的角度,讀書為他帶來知識、共鳴,並為他帶來靈感。然而,閱讀亦無疑加深了他歧視、獨裁、殺戮的思想。希特拉讀的書,鍾愛的作品,部分至今仍被視為必讀經典,多年來不知吸引了多少人投入閱讀的世界,讓多少人從文字感受不一樣的人生,讓多少人愛上文學,讓多少人致力寫作,造就許多人才……作員本身有否好壞?開卷是否必定有益?根據作者觀察,希特拉只「選擇性閱讀」自己認同的內容,甚至扭曲文意迎合自己,是憑閱讀拼砌出自己已有的思想,而不是消化閱讀到的內容。

希特勒把閱讀還程比擬成收集『石頭』,藉此拼貼出一個由各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所構成的『馬賽克』。

這本書,既是從另類途徑了解希特拉這歷史人物,讓人眼界大開;也是在提醒讀者,保持開放、謙遜、批判地閱讀的重要。

IMAG0372 (1).jpg

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

作者:Timothy W.Ryback
譯者:周全
出版社:時周文化
ISBN:9789866217203

一封不能送達的家書

二次世界大戰距離我們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但時間不一定能撫平它所帶來的傷痕。納粹集中營倖存者,瑪塞琳‧羅立登(Marceline Loridan-Ivens)在她遲暮之年,才能落筆寫下這封(本)家書,向沒有機會聆聽的父親傾訴。她的文字冷靜簡潔有力,真摯沒雕飾,讓人依著她的字句感受那段歷史。

「我是回不來了」

她和父親被送到集中營前,她對父親說:「我們在那邊(集中營)工作,周日就可以再碰面了。」父親回答:「因為妳年輕,可能還回得來。而我,是回不來了。」這句話一直纏繞著她,哪怕已活到「是你(父親)死亡年齡的兩倍」:

這項預言就此永恆地猛烈烙印在我心上,就像幾週後刺在我左前臂上的編號:78750。我厭惡你說的那句「而我,是回不來了。」竟然一語成讖,將我們拆散,彷彿是用你的性命來抵我的命一般。我還活著,你呢?

父親的預言沒有立刻應驗,父女還有過一面之緣。在那個要麻木才能生存的地方,與父親相見為她帶來一點支撐,令人動容。

我一頭鑽進你懷裡,你的預言錯了,你還活著。我真的好開心再見到你!我們又恢復了知覺、觸覺、找回所愛的身驅;我被打昏了過去。我醒來時,你已經不在了,但我手中握著你方才偷偷塞給我的一顆番茄和洋蔥。這藏在我身上的兩顆蔬菜,立刻讓世界回復原貌,我又變回一個小孩子,而你又重回父親、保護者、養育者……的角色。

無法從奥斯威辛真正回來

戰爭完結,她回來了,卻不代表集中營成為過去。沒有被關在集中營的弟弟責怪回來的是她而不是父親;與母親難以相處,沒待過集中營的母親不明白她為甚麼受不了軟綿綿的床,為甚麼怕淋浴間,怕有煙囪的工廠,為甚麼「幸」存下來,卻想自殺。但這又能怪誰?她寫道:「我們家在失去你之後,成了一個即使大聲呼救也永遠沒人會聽到的地方。」

離開集中營後,她總覺得是父親的命換了她的。她莫名的在乎他生命最後幾個月的蹤跡,因為她不希望自己情況好轉之時,正是他死去之時。

如今,你是二月還是四月死的,又有什麼重要呢?為什麼還想延長你的痛苦?我也不知道。彷彿我還在和你的預言角力,用我的餘生來換取你的性命。我不想要你在二月死去。我那時已經不再穿死人的衣服了。

文字真摯震撼壓住心頭

這本書非常薄(因此我斷推薦給自稱很忙無時間閱讀的朋友,結果頻繁外借),只有124頁——很薄,但很重。作者用小女兒與父親訴說心底話的文字,寫出心底的記憶,壓住心頭。我甚至不敢詳細談及這本書的內容情節,因為那些文字真摯得連引用也恐怕失真,真摯得既佩服譯者功力,又後悔自己不懂法文,與原作無緣。它沒有刻意渲染,甚至沒有多寫在集中營殘酷、悲慘的經歷。她寫的是個人、充滿內心世界的家書,讓你用她的角度,去感受那段歷史。

我也說不上為甚麼,總覺得香港累積的民怨、內鬥、分裂將人們的同理心輾碎,或不知是否要突顯與「左膠」的不同,令理解受害人、弱勢社群成為在網絡上被恥笑的事,甚至隨便說出要做出傷害他人的事,以顯示自己的「強」。就連美國總統,都將開戰隨口掛在嘴邊。

也許有人認為是玩笑無傷大雅,或因言行不會一致而毋須小心。也的確有過於包容而對問題視而不見的人,也的確有人刻意扮演弱者的角色博取同情……然而,語言有組織思想的作用,如此輕率、習慣終會變成冷漠、拒絕。這本書正好提醒,受害者不只是歷史書上的文字、數字矣;也不是陌生,事不關己的遠方過客;或一時興起的消費對象。他們是活生生的人和事。輕視當中的痛苦、不去體會,就不會有阻止悲劇的心,那才是「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的根源。

But You Did Not Come Back

《而你,沒有回來》
作者:Marceline Loridan-Ivens
譯者:蘇禎怡
出版 : 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