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人人成為家廚(Home Cook),甚至因Home-office要自顧三餐,也就特別適合閱讀這本書。
遇到這本書,也有個故事。當時我正在編一本關於煮食的書,但與作者意見不合,又無法說服對方改善內容,便希望找一本類近而有水準的書,讓作者自行對比一下……結果就找到米果這本書。
我只是讀前言,已經喜歡這本書了——因為說中了我理想中的煮食態度。
料理三餐,看似毫不起眼的日常,最小限度的善待自己,卻巨大如人生志業那樣。[...]雖然只是小小的日常,卻是我的人生「流儀」。
我享受讀這本書,說來有三大理由。第一個是作者對味道認真,且能傳遞給讀者。毋須圖像刺激,其筆下的菜式,平淡如白粥,或簡單如冷麵拌麵,都寫得讓人口水直流,心癢癢。這種感覺我在看到黃蓉煮給洪七公吃的二十四橋明月夜時也有過。這自然是作者有文字功力,但如果不是平日仔細品味,根本寫不出來,只會有過分雕啄或乏味的形容詞。
第二個理由是第一個理由的延伸。曾聽過一個說法,以食物為主題的電影都很難拍,因為很容易變成有食物的愛情片/劇情片,因為食與人生的連繫太緊密。的確,食物是我們生理上不能缺乏的東西,是我們的共同經驗(2),不管生活有多大差異。亦因此,說食的散文要好看,難就難在既要挖出那些日常、不起眼的體會,放大寫出來,又絕不能多愁善感,變得矯情造作。大火煎封鎖而不能燶掉。
作者拿捏火候得宜,如在「外婆的薑燒醬油味」一節,仔細寫了醬油的甜配上薑絲溫溫順順的嗆辣,用來炒香菇絲、凍豆腐、豆皮,讓讀者能聯想那份美味;而感情體會則言簡意賅地總結:「一旦有感情,吃起來就有牽掛的黏度。」我想念一個人,有時也會去吃與對方有關聯的菜,對方喜歡的,或對方介紹的,或一起吃過的。這牽掛的黏度,強得連偏食都能治好。
人生是複雜的。有時要放過自己,從容對待。如炒個三絲、四絲、五絲……就應該無固定食譜。打開雪櫃,隨遇而安,管它是豆芽、木耳還是紅蘿蔔,甚麼剩菜只管切絲,爆香蒜頭熱炒,怎樣搭配都對味。吃的排場,也不必太講究,看到那句「一個人端著鍋子,蹲坐在客廳的矮腳桌旁,一邊看電視,一邊呼嚕吃完,頗有療癒效果」忍不住使勁點頭。這種共鳴,是第三個原因。
可別誤會這種療癒來自「求奇」。作者對吃一點都不求奇,自有「眉角」。怎樣清燙花枝、小卷和魷魚才能脆口;怎樣把紅豆煮得鬆而不爛……願花時間與食材對話,毫不馬虎。很喜歡她寫:「一個人也要吃得澎湃。澎湃的定義不是大魚大肉,而是恰到好處。」事實上,我敢斷言,像作者這類愛吃愛煮的自由工作者,求奇不來的。
我不喜歡應酬,懼怕文書行政,兜兜轉轉不時得享受在家工作的福禍。因此,對作者說用工作空檔來備料極有共鳴。她雖輕描淡寫,過來人卻知所謂「定時離開電腦螢幕的美好習慣」,是預算、是安排,是刻意與自由平衡下得來的。失了平衡,恐怕餓至打鼓才記得去醃料、解凍,待備好料已餓過頭或忍不住用零食充飢了,煮好也就吃之無味。
人生大抵就是這樣,與誰人同檯固然影響進食體驗,但應有的態度,不論餐桌有多少人,煮給誰吃,都要有堅持有要求有安排。在適合的時候,對的事情上,則要就放任自己,讓買餸時邂逅的食材自然帶你找到味道的歸宿。何時適合,何事適合,也就只能自己試味。若承蒙不棄,有人伴著吃煮壞了的菜,吸收經驗下次煮好點,也是幸福吧?然而,口味、習慣總有不同,同檯食飯,不是那種一餐半餐,將就便能過去的話,嚐新、保留、調和都要有,不容易啊。再想想,若非如此,集此大成的「住家飯」又怎能簡單而獨到,無法完全複制,叫人難以忘懷呢?
說同甘共苦,舌頭神經終歸只連著自家腦袋;說旁人不知味,甜、酸、苦、辣、鹹;鮮、甘、涼、麻、香;或濃醇厚實或淡清輕柔;變化雖數之不盡,卻也是大眾人日常經歷。
每日烹煮三餐,餵飽自己,算是花最小氣力的人生責任了。
負責任有時其實也很奢侈,疫情下人人當大廚,是無奈也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