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捨得丟棄的童書(三):《戴安娜王妃》

戴安娜王妃

這本童書是母親買的,封面讓我頗深刻。現在已經發黃可能看不出,本來是雪白背面,凸花燙字,適合高貴動人的戴安娜。

「偉人系列」在童書很常見,但很多時都要隱惡揚善才配得上這系列。然而,人物傳記好看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把人一生的經歷、決定、得失成敗順序、濃縮在一起;過分完美就太抽離了。所以,我很欣賞這本書在有限的篇幅裡,儘量將戴安娜和她身邊人的處境和選擇交代清楚。

長大後對英國政治歷史認識多了點,發現……也不是諷刺,就只能說是世事竟那樣演。戴安娜對王室的公開批評以至後來離世,都對王室造成嚴重打擊,民望插水;然而也使王室進一步下放權力,改善公關工作,變得更加親民,成果有目共睹。若不是經此一役,憑王室的「本色」是否足以走得如此遠?她是王室的難題,卻也可能救了王室。

戴妃死後,英女王曾被批冷漠甚至被懷疑是黑手;然而隨着年月消逝,年紀愈大,她年邁的身影年復一年出現在國會,繼續招待外國領袖和出值活動,又使她成為國家的定海神針。

武肺之下,英王室在網上更活躍。威廉和凱特在視像會議中訴說着子女停課的苦惱和趣事,查理斯分享自己感染後的經歷;親民又人性化。官方的多張家庭照都獲得大量點讚……若非出現了戴安娜這位「平民王妃」,人們能否看到這些轉型?

我相信(應該說是希望)死後百無,若真如此,曾言想做人民皇后的戴妃,不會知道自己的影響力竟如此深遠,也不需要知道。

不捨得丟棄的童書(二):《紀曉嵐傳奇》

紀曉嵐傳奇
紀曉嵐傳奇.jpg

至今不捨得丟棄,是因為封面和插畫太可愛……

小時候TVB播《鐵齒銅牙紀曉嵐》,很自然就覺得有主角光環的紀曉嵐是個風高亮節的書生,後來在圖書館沉迷看歷史人物故事,連自己也開始買這些書來看。長大後發現歷史沒這些故事般黑白分明,也沒有誰是主角,沒有誰能有光環保證。

讀故事容易,讀人才難。

不捨得丟棄的童書(一):《中華飲食的故事》

中華飲食的故事.jpg

從小愛食愛煮(所以才有 @dig_deep.eat ),又喜歡讀歷史,這本書結合了這兩大樂趣,所以翻閱多次仍然讀得津津有味。它有兩大類內容:一是與食有關的中國神話或歷史故事,二是介紹中國的烹調特色和飲食文化。

最吸引我的,當然是那些故事,尤其是民間小食和節日食品兩個章節。秦檜和油炸鬼(油條),忽必烈和火鍋兩個故事比較廣為人道,我看書前已經聽過。但王致和發明臭豆腐、諸葛亮用饅頭代替人頭祭天振軍心、伍子胥用年糕砌城牆等,都是從書上看來的。

當時的我沒計較這些故事有多少合乎史實,反正就是當故事看。但這書還有一個我欣賞的做法,就是它會將一種食物的不同歷史故事放在一起,而不是選一個版本。例如八寶粥、餃子等由來都有兩個版本的故事,完全不同,毫不相關,即便是孩子都能從中發現故事有時候只是一個說法,一個解釋。不知有否言重了,但根據我的記憶,的確是那幾幅漫畫讓我有這清晰的感受。長大後讀歷史,小時候那份感受應該已經融入視野之中,自有其作用。

第二個得著,是提起我對食物背後那故事的興趣。記得書中介紹了一個「狗不理」包子,說它餡料非常講究,夏天時肉要肥三瘦七,冬天要肥六瘦四。那時看得我心癢癢,每次陪長輩飲茶都在點心紙找找有沒有,往往失望而回,而且因為親戚都沒聽過這包,只有我一人失望。

後來忘了哪次旅行,竟讓我在廣東一間茶樓遇上,馬上點來一試。吃起來和普通中式包差不多。其實我在味道上也沒期望,就是有一種讀過它的故事就怎樣都想會一會的感情。今日寫這篇時記起上網一查,發現天津的狗不理劣評多,被罵是斬遊客一頸血的商品而矣。縱然可惜,但知道食物的一些故事,就和認識煮法一樣,吃到好吃的覺得更好吃,吃到難吃的更嫌它難吃,還能像現在多說兩句,就是當中的樂趣。狗不理本身變難吃了倒不礙事。

而這興趣維持至今,所以我才會在網站開闢一隅寫起食物歷史故事來。文章只是結果,寫之前大費周章的資料搜集過程才是樂趣,每每讓我回想小時候看這本書時的心情——其實如今我只是把孩童時期的樂趣玩得再認真點。

想念《香港小姐》仍是大事的那份閒暇

香港小姐 陳浩泉

繼續發掘香港色彩濃厚的小說。

第二、三代南來作家,攞脫了作品須強調民族傳統、歷史使命等促縛,少了憂患意識,於是作品更加貼地,亦開始考慮趣味性和可讀性。陳浩泉便是這些作家之一。

《香港小姐》是圍繞汪翠娟、楊麗詩、麥施施和邢燕四位女子的故事,她們因著各種理由參選港姐,而無論原因為何,四人都終因那場選美,而踏足了光怪陸離的娛樂圈和上流社會。

《香》用廣東話書寫,有濃濃的「港味」。廣東話近年被貶為方言不在話下,在書寫世界更是一直尷尬,總被視為難登大雅之堂。陳浩泉用字通白,對白貼地,借四位女角參選港姐後的際遇,反映香港人功利、現實的一面。

曾經,香港小姐是港人心目中的盛事,比賽前後娛樂新聞天天追訪,家家戶戶亦準時收看直播,當起評判來對參賽者外質、身材評頭品足一番。美貌與智慧並重的口號燴炙人口,而很多參賽者賽後亦加入娛樂圈,成為港人熟悉的影視紅星。

又曾經,娛樂圈是香港重要的上流階級,全因歌影視搞得有聲有色,作品既可滿足本地市場,亦受海外歡迎,甚至經遍東南亞。

又曾經,港人電視撈飯,除了選港姐,台慶、歡樂滿東華都是必看節目。記得小時候聽過同學抱怨台慶總在期末試左右,害她總是無法收看。而藝人的感情生活,更是茶餘飯後最好不過的話題,對於明星的感情生活,老一輩即使算不上真正認識,也能如數家珍般說誰與誰拍過拖,誰和誰結婚後又離婚,誰被誰包養之類。而八卦雜誌亦非常暢銷,是茶樓和髮型屋常見的讀物。

知道香港過去這種社會面貌,再看《香港小姐》就有一種熟悉和懷念。熟悉,是因為我也有電視撈飯的童年,也有些極為關心娛樂圈大小事的親戚。電視撈飯的習慣仍在,只是看的早已不是本地節目,香港小姐更是早就毫不關心。小說讓我懷念的,倒不是這個選美節目,而是社會對藝人情情愛愛的關注。近年的社會氣氛和眼前未見頹勢的疫情,讓人(至少我身邊的人)都沒那份閒暇關注那些毫不重要的八卦。我想起一句話:I miss the luxury of caring about stuff that doesn't matter.

《香》地道寫實,然而讀的時候也有失望處。小說沒有明顯的主角,汪翠娟參選港姐前的生活,參選原因獲較多篇幅,或許可算是第一女主角?其餘三人參選目的並不明顯,而讀來就像散亂地看了四段情史,一些原以為鋪墊好的情節卻又沒了下聞,感覺可惜。例如某個角色突然暴斃,或有角色計劃報復但沒有再提。每次讀到情節有所缺失的小說,有時會想現實也不是事事經歷起承轉合的周期……可是,仍然會感到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