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Self Help的恩怨(上)

承接楔子所言,我將在此整理和紀錄成長歷程中的各類經驗。而這篇文章首先希望享我與個人成長/成功法/心靈勵志類(這裡統稱Self Help)內容之間的恩怨。這是我如何由極度抗拒,到願意吸收一些Self Help內容,碰碰釘實踐出來的過程。

當我發現自己想有意識地成長、進步,並為此尋找方法時,很容易接觸到Self Help類的內容。然而看了不代表能「據為己有」,有時甚至只會重溫一些無用的老生常談。尤其是我本來就很抗拒Self help內容,說白點就是總覺得那些《成功XX條法則》、《XX的致勝之道》等書名或節目名稱真是俗氣極了。


討厭它?研究它!

但我不想止於主觀的反感。於是,我利用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大學的論文功課,去認真了解甚麼是Self Help,它的信條對人心以至社會的影響;與新自由主義的連繫bla bla bla……

這個寓滿足自己寓交功課的策略很成功,我對Self Help的了解更深,更明白自己討厭它的什麼。有趣的是,當我愈能辨析到有問題的內容,就愈能去蕪存菁地去吸收其他,不致沉沒於海量的人生建議、成功法則之中,亦更容易採取行動。


小心這些Self Help內容

以下是我就Self Help內容歸納出的一些常見問題,也被我用作在遇到Self Help資訊時的警報系統,若它出現以下特徵,我會變得懷疑或不會再花費時間在它身上

  1. 成功歸功於個人勝利,失敗歸咎於個人不足

  2. Self-Help包裝的自傳

  3. 心想事成的神力

  4. 辭藻華美的雞精


1. 成功歸功於個人勝利,失敗歸咎於個人不足

Transnational popular psychology and the global self-help industry是我寫論文時其中一本參考書。作者們用了8年時間分析逾百本Self Help書籍,總結出Self-Help的特徵——透過鼓勵受眾自我檢討、自我控制、自我引導的行為轉變來得到成功的生活。而儘管面向和內容不盡相同,它們一致地認同和展現自我實現的傾向。

然而,歷史、文化、經濟、政治制度對社會,以至歸根究底對人的影響深遠。把成功與否(先不糾結於何謂成功)的責任全放在個人身上並不合理。更諷刺的是,他們的研究指出,愈不穩定的外在環境,例如經濟衰退等,人們愈容易受Self-Help內容吸引,因為它能讓人覺得自己可以掌舵。

Self Help達人Gary Vaynerchuk的人生哲學強調Hustle,忙碌起來就對了。他曾說過,因為人很難改變外在環境,例如政策,所以與其去不滿和抱怨,不如把這些力氣都用來工作。這有一定道理,但與此同時,愈把成功歸功於個人勝利,就愈容易把失敗歸咎於個人不足。

Success and happiness are not accidents that just happen to some people and not to others - they are predictable results created by deliberate ways of thinking and acting, [...] As the saying goes, success is all about luck - ask any failure! —Paul McKenna

我在此不岔開討論這種想法對人際關係及整體社會的負面影響,但單就個人而言,這使我們面對挫折時很容易會把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不夠努力、不夠效率、不夠專注……於是吞食更多Self Help內容,向自己施加更多的壓力,循環直至累透。

2. Self-Help包裝的自傳

Self-Help的賣點,說到底是人生建議,因此需要敘事權威 (Narrative authority)去支撐。例如達人談及收拾房間是「整理術」和「斷捨離」,家人要求收拾房間就只不過是嘮叨。換句話說,作者或人物介紹是Self Help內容的基本架構,問題是所佔的比例。比例愈高,愈應提防,因為這很可能代表:

  • 內容不夠扎實,只好透過成功的形象吸引讀者。
    當中表達的,是他/她成功了,所以他/她所做的就是成功法。當中的建議通常都充滿個人特色或非常依賴其人生際遇,外人難以參考。

  • 只是以Self Help包裝的自傳。
    製作內容的目的會影響取材、表達手法。當目的是讓受眾知道其成功故事,進一步建立個人品牌(及推銷更多產品時),容易會用長篇故事去說明簡單的建議,因為前者才是重點。更可怕的,是故事和總結的建議和經驗並無關係。這倒不如選讀真正的自傳,從更全面的角度了解主人公的故事,自行歸納出欣賞和可借鏡的地方。

3. 心想事成的神力

這和第1點有點相似,我曾糾結應否放在一起寫,但鑒於它的獨特性,最後還是決定額外說明。這警號最常在關於正面思考、相信自己、變得堅強、獲得自信等內容響起。鼓勵受眾要有這些心態不是警號,但若看到將人的心理簡化,把它當作可自由編程的工具,就不中不遠了。

常見的敘述手法,是用看似成功或失敗人士做例子,強調擁有這些特質的重要性——簡而言之,成功因為有正確心態;失敗因為脆弱心靈在拖後腿。

When it comes to money, I deeply believe that the obstacles that keep us from being more and having more are rooted in the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conditions that have shaped our thoughts: In other words, what we have begins with what we think... — Suze Orman

心想就事成,事不成,就是心不想喔。

其中一個使Self Help內容的特點,是責任主要在受眾那方。提供建議的一方「教」受眾如何診斷自己的問題,或如何改變「自己的行為」,然後在各方面達致更成功的人生。他們的人生建議是否可信、有效,只能靠受眾的表現來驗證,而我們往往可以不夠自信、不夠努力、不夠正面,不夠堅強,反正沒有明確的界線。

4. 辭藻華美的雞精

辭藻華美,內容空洞是所有文本的警號。前文提及的研究發現Self Help內容其中一個敘事共通點,是使用正面、放諸四海皆準,不受實際情況規限的口號、金句。

協助作者傳遞訊息是我的工作之一,所以我不會懷疑修辭的重要性。精煉的口號和金句有助提綱挈領,強調重點,激起共鳴,不失為鼓勵讀者的好方法。不過也有限制,它們是簡短動聽的句子,句式甚至要工整和對稱,有時犧牲了內容,表面動人卻言之無物,甚至響起上述三大警號。

逆境和不安通常是我們的優秀老師,它們讓我們回歸到最在乎的事物。
— 莫琳.希凱

The best revenge is massive success.
— Frank Sinatra

當這類金句作一時的補充劑,或能獲得短期的鼓舞,用得多卻會弄巧反拙。認知行為心理學家Holly-Anna Petersen指出,這類金句很多時表達出非黑即白的簡化、固化思想。研究發現這會帶來壓力和抑鬱,長遠抽乾我們的能量。

只要能提防這4類Self Help內容,已能在熾熱、市值132億美元的心靈勵志產業中篩走許多選擇,下一步便是選擇、實驗、據為己有。

(最後補充一句,真的推薦Transnational popular psychology and the global self-help industryMcMindfulness兩本書)


延伸閱讀

LaRosa, J. (2018). The $10 billion self-improvement market adjusts to a new generation.

Lane, R. E. (2001). Self-reliance and empathy: The enemies of poverty: And of the poor. Political Psychology, 22(3), 473-492. doi:10.1111/0162-895X.00250

Nehring, D. (2016). Transnational popular psychology and the global self-help industry: The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social change.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Palgrave Macmillan.

Purser, R. (2019). McMindfulness: How Mindfulness Became the New Capitalist Spirituality. Repeater.

Hope against hope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今日(其實是凌晨睡前)打開我的英文筆記,打開寫着hope against hope那一頁。這是我近年最深刻的一個詞組,很有共鳴。

Notion English notebook

小時候英文沒學好,老實說現在也沒將勤補拙的毅力。但大概始終喜歡閱讀和寫作,筆記裡沒有生字和文法,卻積了一堆喜歡的句子和寫法,還來個強行翻譯自娛,毋須較真。

Hope against hope這詞組是我看一本關於民主的書 - Democracy for realists時看到的。用來說許多做民主研究的學者,都是明知機會渺茫下繼續努力,要不希望能駁倒選舉不是有效實踐民主的方法,要不想找到改良的方法。

Hope against hope,淒涼卻堅定。作為學者,論述有理有節是基本,思轉無數次,結果即使不樂見,也不能竄改。所以當內心的強烈渴望被眾多研究,甚至自己的分析潑了冷水時,仍然堅持信念就是天真、殘酷、自我交戰的hope against hope……

最殘酷的地方,是半點希望卻會在心裡滋長,成為失望時刺得最深的兇器。你知道的。你不敢希望的。然而,你又不能換邊,長他人志氣。所以,只能hope against hope.

庭上的諸位,以及這些年受苦的人……大抵都如是吧。

自由工作5週年的領悟

不知不覺,自由工作者這個身份已經伴隨着我5年了,這當中有很多「水分」,因為大部分時間我其實都有全職工作,尤其是當出版社和雜誌編輯期間,加上報紙的邀稿,我幾乎都沒額外接過工作,是想也沒去想,太忙了。後來因事突然辭職,辭得突然,自那時起才又當起自由工作者來。

雖有時把這身份拋諸腦後,但它不用返朝九晚五,不用被單一工作綑綁,要不斷學習新事物等的工作特色,確是我理想生活裡重要的一環。某程度上,我已經成功建立起這樣的生活來了。當然,一如我常對朋友自嘲自由工作根本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工種,這身份也讓我陷入過些自我質疑和迷惘;不過藉著這個有水分的5週年紀念,還是正面點,整理並分享一下自由工作讓我學到的5件事吧。

Freelancer.png

1. 沒有經驗累積就好

我開始當自由工作者時,不但由0開始,還是興之……呀不,是懶之所致。大學快畢業的我,是時候找工作卻又不捨得人生最後一個自由自在的暑假(後來那不是最後一個._.),所以對自由工作萌生興趣,目標是暑假後才正式步入職場。於是,我讓自己花了一整天Google自由工作者,弄清有甚麼平台可用來接案子,有甚麼稅項要交,有甚麼手續要處理……最重要的,是自己做得來嗎?

大學主修國際關係,換言之學歷對成為自由工作者沒甚麼幫助。由於愛寫作,加上讀書時曾在報章雜誌寫專欄,接文字工作成為我最佳選項。讀了許多自由撰稿人的自白,發現很多是做着做着才定義自己為撰稿人。他們很少建議傳統的入行方法——讀寫作,哪怕只是網上課程再拿張證書,又或經營網誌;反而鼓勵人們直接尋找客戶去。每單案子都是學習材料,而過去的工作自會成為經驗證明。於是我也這樣做,做着做着,發現自己對不熟悉的範疇愈來愈坦然積極,因為每單工作也向我證明很多事情還是"Figureoutable"的。

2. 要證明的是能夠明白需求

最終讓我決定踏出第一步的,是一篇關於無經驗者如何成為文案作家的文章。最深刻的是該文作者建議新手為客人寫範例。他說與其憑空設計餐牌再問對方合不合胃口,例如做一個以個人項目為主的Portfolio或經營網誌,不如花少少時間搜集資料,了解客戶需要甚麼,再做一份性質相近但不盡相同的範例(畢竟你還是想接案的)。我認為這是極好的建議,憑這貼心的技巧,我在自由工作平台申請帳號後幾天已拿下第一份文案工作。當時客戶需要發新聞稿公布推出應用程式,於是我便到業內一些大型公司的網站,看看他們有沒有同類型的新聞稿,對比一下,找出理想的格式和語調,再寫一份簡短而且和客戶產品完全不同的新聞稿當範例。隨着工作經驗夠,建立出有說服力的Portfolio後,便不太需要額外做範例了;但起步之初這建議很有用。

3. 把正職變自由工作的三項條件

對此我有成功也有失敗的經驗,其實當中要跨越的障礙都頗接近。最大障礙是信任問題。想想上司、公司的立場,正職員工要現身辦公室,能面對面即時溝通,不論是日常工作抑或有事要「拆彈」都勝一籌。想把正職轉自由工作的話,便是當正職員工期間,能用工作能力說話,讓他們建立起信心,知道即使你不是時時刻刻在他們眼皮下,也能盡責完成任務,而且有事的話能夠順利溝通,解決問題。

第二個障礙是公司政策。在嘗試把正職變自由工作前,要先了解公司有沒有先例和政策支援。若有固然好;沒有的話,雖較冒進,但也可主動提出,讓公司考慮。我的經驗裡,都是主動提出的,有一次因為公司的制度不許可而失敗。當然,提出的時候也要站在對方立場思考,解釋清楚想轉自由工作的理由,而建議方案亦要儘量將對公司的影響減低。事關如果公司衡量過後,發現另請高明還更省時省力的話,提案多半失敗。

第三個障礙和第一個障礙相似,都是信心問題,公司對個人工作能力沒信心,而是對駕馭這種合作模式沒信心。這障礙能否消除,很多時取決於上司是否開明,以及工作性質有否這彈性。除了這些不可控因素,我的經驗是由我的經驗:在學生時期或Gap Year,甚至轉工期間累積些自由工作的經驗,並寫到履歷上,讓你的上司明白你曾有這方面的經驗,一旦有機會將正職變自由工作,也不完全是摸着石頭過河。

4. 準備迎接突如其來的機會

自由工作者會希望取得客戶的回饋來證明工作能力,從而獲得更多工作。不過,如果客戶能私下向別人推薦你,比起不認識的某君之評語,便更有說服力。我也體驗過這些奇妙時刻,在意料不及的時候迎來了口耳相傳的成果。例如有一次是客戶的生意伙伴有新企劃,他們聊天之際我正好登門校對稿件,竟就遇上了,而客戶對我的稱讚便傳入對方耳中。最奇妙的一次,是面試期間,客戶請來一位前輩給意見,後來那位前輩要用人時,便因那一面之緣記起我了。

5. 分心浪費的是自由時間

這可能是最重要的一課,也是未滿師的一課。坦白說,人總有分心或不想做正事的時候。若是個上班族,或許還可扮工一下。但自由工作者扮工卻是半點好處都沒有。我們沒有明文規定的工時,也不受困於工作地點,做多做少,做快做慢全由自己決定,扮工不會賺多了錢,工作量不會變少,蝕的卻是自由的時間。

在Clubhouse浸一週後的幾點觀察

Clubhouse.png

前設

在Clubhouse接觸到的房間,一定受個人因素影響,由此而生的觀察亦然。

說是浸,因為真的聽了頗多。

我在iPad用CH,沒有存contact;興趣也沒選,最初影響應該較微,但時間一長仍會隨著follow甚麼人、有甚麼followers影響。

我接觸到的房間,大致可分為英語世界、中、港、台四組。


1. 各地都有形形式式的房間,個人觀察各組有以下常見話題(不等於房間名):

  • 英語世界:職業講座和吹水會、個人成長、Live Podcast、新書發布會、播歌、嚴肅政治學術討論……

  • 中國:兩岸關係、海外留學生圈的學術討論

  • 台灣:品牌行銷、早晨新聞分享、創業

  • 香港:純吹水、旅遊體驗分享

討論情況

沒想到關於兩岸關係、政治的討論很多。

  1. 有助打破同溫層,討論氣氛「相對」好

    • 時有一些香港人加入兩岸討論,包括我自己,不知是否香港用家大多決定不主動開政治房之故。即使有主題涉及公共議題,也是國際政治或敏感度較低的議題,例如大南街。

    • 中國用戶方面,有大量海外留學生,但亦有牆內的人。我遇到的中國用家大多傾向自由派和中間派,但也有極度愛國愛黨的乖孩子。對比過往看到小粉紅出征的壯觀場面,要開口講大家就節制得多了。雖然還是會有挑戰大家常識的意見,引起哄動,或激烈反對,但內容以至討論氣氛,整體都比網上文字罵戰好。

    • 況且,網上討論或出現全無意義的粗口洗版或人生攻擊,但這些攻擊在CH其實不太好用,因為不是寫完Enter Enter Enter 就完事。要留在房間就要守一定潛在規則,被踢出房的話會聽不到,表達不到,所以單純攻擊沒有意義,只能說廢話或表達其獨特的邏輯,破壞討論的程度變弱。

    • 儘管如此,也不一定能深入討論,尤其若人數眾多,要回應某人的論點,或建立共同的討論基礎,仍然很難。因此,也毋須視CH是說服對方的工具。但很多人分享自己的觀點或個人體驗,以接觸同溫層以外的意見來說,是不錯的。尤其CH的設計使用戶被迫「相對禮貌」討論和聆聽別人發言(或許有人只想表達己見,但過分強硬搶咪會被群攻和踢走,較有規模的房間甚至要等叫名,耳朵要開。)

  2. 中國用戶警覺性高,教港台網友做乖孩子

    • 部分中國用戶警覺性很高,不斷提醒牆內的人小心說話,或當討論愈來愈敏感時,會嘆息CH應該捱不了幾天就要被封,希望其他人「高抬貴手」。說甚麼一家親,也不及這種身體力行的教育有說服力。甚麼人會想家人感受這種壓力和絕望?

  3. 學術氣氛濃厚,適合開眼界

    • 學術圈的房間真的非常有趣,很容易在社科、心理學、傳播學的房間流連。房間裡面的討論也很多元,由呻辛苦、將來出路等閒聊,至概念定義、方法學都有。

  4. 台灣文創、網絡經濟成熟,產業圈連繫強

    • 台灣的文創和網絡經濟變得更具規模,不清楚是否能衝出台灣以至亞洲,但至少產業圈成形。例如不少創作者都互相支持,亦建立出相關的產業配套,例如經理人公司、制作團隊、廣告中介等等。進過不少台灣產業圈的房間,感覺就像以前在出版社的早餐會或交流會,記得聽到一些經理人公司的負責人在聊旗下YouTubers應如何找到合適商業模式,感覺得神奇。

  5. 在外港人或可參與英文政治房間,向房內出征的小粉紅學習。

用戶體驗

  1. 彈app的情況有時真的很嚴重,若剛好討論到了戲肉,或正在發言,會失望或急躁。但見到有人批評CH沒有紀錄功能,讓人有錯失恐懼症,或要長時間逗留,對上班族不公平,展現話語權不平等……個人認為還是不要把CH看得太重,內容永遠比時間多,追內容就是有涯追無涯。UX要改善,但不值動氣 。

  2. 也有批評指CH只出iOS版本是階級觀念,覺得有點誇張。兩大系統是Apple和Google想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分開的,先出iOS甚至只出iOS的情況有時也是無可奈何。

  3. CH用戶的follow模式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我除了follow認識的人外,就是follow聊天期間,或聽到認為是好的講者。我發言後有新follower並不出奇,但有時沒發言都有新follower,不明白他們是如何做決定。

  4. CH會通知用戶follow的人正在哪間房間發言。好像在哪裡看到有位台灣KOL說他進入房間時,感到壓力很大,因為他有時只想聽聽,也會被拉上去當speakers,結果他的followers都收到通知,又湧了過去。這個分享有點可憐,但配合上一點,CH 用戶看來很隨意follow別人,所以才能引進各種人,再由各種人帶你到不同房間,所以我能理解這種設計。但如果能讓用戶選擇在特定時間裡向 followers隱身也不錯。

  5. 也有人說很多KOL一上CH就有很多人追蹤,然後一入room又會被主持人拉上去做speaker,對其他人不公平。不過,聽眾其實可以主動提出改善方法,共塑房間內的規則。若實在不行,另開一間房也並無不可。

  6. 再說,短短幾日有些房間主持人的角色已經有很大變化,明顯是要應對幾百人以至近千人的討論規模。例如有主持人由讓speakers freestyles自己搶咪自己協調,到開始輪流開放speaker位置,把已發言的放回「觀眾席」。亦有主持人開始記名,確保新加入的人都有機會發言。有主持甚至出動計時器。如果我在UX team,會增加讓moderator自行選擇使用的計時及排隊功能。目前的主持人太忙了。有些房還為了延續下去,跨越時差,而有主持人交接。看著這些轉變慢慢形成其實很有趣,就像control group.

  7. 也有主持定下些很有趣的交替發言規矩,例如男女交替、中港台替、漢族少數族裔交替等。

安全問題

  1. 進過CH 兩位CEO的Intro和Q&A房間,可惜未能選中發問。

  2. 目前 CH的數據應是儲存在Amazon的server,但不知道聲網能得到甚麼數據,反正就是公海。

  3. CH指房內的講者數據會被收集,但是否代表當CD-rom就不會?凡登記帳號就送上數據,只是多少。

  4. Davison和趙斌都活躍於 CH,會和用家討論發展、方針,建議大家follow他。CH問問題有個好處,是它沒有文字通訊,主持無法事先收集和篩選問題。問題尖銳也好,中途踢走你或直接忽略都不好下台。當然,官腔是基本,但能直接提問這點是不錯的。

  5. 不是相關專業,不肯定CH能從電話號碼得到甚麼數據。但因為我的iPad沒有聯絡人,它沒法憑此同步我的聯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