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太空商業 三大齒輪要順滑

SpaceX

日本動畫《機動戰士》有句經典名言:「人類總要重複同樣的錯誤」,但換個角度看至少反映我們沒有停步。上月尾「現實版Ironman」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SpaceX創下由私人公司載人升空的先河。在不同意義上,這都是嶄新的一大步,讓我們「眼角」更高──將太空旅行、太空移民等遙不可及的癡人夢話,變成「遙遠但或許可及」的想法。

先欣賞一下SpaceX令人佩服的成就。太空探索是很昂貴的。不計通脹,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穿梭機計劃共花了1137億美元,據Space.com以2010年物價水平估算,金額相當於當年的2090億美元,超過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和「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總和。由於成本太過高昂,NASA自2011年最後一架穿梭機「亞特蘭蒂斯號」退役後,致力發展無人太空探索,若需接派太空人來回,便向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買「機位」。惟機位愈來愈貴,由2008年的2100萬美元升至早前最高的9000萬美元。SpaceX龍飛船的一個機位卻只售5500萬美元;失去壟斷優勢的俄方及後宣布降價三成。

SpaceX成功有賴很多因素,包括適逢太空競賽再次熾熱起來、美國銳意重返月球和恢復載人升空能力等時勢。它也受助於NASA幾張大額合約和隱性技術支援。再者,就是受惠於科技進步,3D打印技術成熟、晶片體積愈來愈細等,做到前人難以想像的事。3D打印零件 火箭可重用加入商業思維所帶來的創見和進步,也是很明顯的。例如SpaceX一心開發重用火箭和太空船,已大幅提升成本效益。它又以3D打印技術來製造火箭和引擎的部分零件,這些零件體積較小也較輕,成本較低,製造周期相當短,就連測試成本和時間,亦因改用3D模型而變得更有效率。

火箭其他配件方面,NASA由電腦以至太空人的安全帶都會訂製,SpaceX則直接安裝非常便宜的櫃員機電腦、採用賽車級安全帶,甚至經eBay和回收場採購物料,省錢之餘也絲毫不拘泥。又因為以發展太空旅遊和移民為目標,更着重飛行體驗,為太空船的駕駛方式、船艙及太空衣的設計帶來不少改良。

如上所言,SpaceX成功大幅降低升空成本,等同讓美國恢復載人升空能力,擺脫對Roscosmos的依賴,而且延續了自身在太空軍備或資源競賽的領先優勢,提升軍事國防實力。太空對互聯網科技發展尤其重要,如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打算透過42000顆衞星來組建全球WiFi網絡,實現6G。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全球尚有36億人未能上網,有七成地方未有網絡覆蓋;而馬斯克推斷,只要拿下全球通訊市場的5%,年收入已逾500億美元,是SpaceX目前的17倍。

SpaceX至今發射了540顆衞星,4月更憑一枚火箭就送了60顆衞星上太空,將「實現全球網絡覆蓋」這個夢話,降格成可及的想法。美國憑此亦再次超越中國,重新成為擁有衞星數目最多的國家。再推演下去,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等產業都會因此有更成熟的發展。太空旅遊、太空採礦、太空移民等商機,說近不近,但SpaceX已敲定了訂單,要送日本企業家前澤友作到太空環月飛行。

科技突破 創新思維 國家支持

除了軍事國防太空爭霸,以及經濟發展等硬實力有所得益,軟實力的進賬雖難以量化,但不難想像所得甚豐。較直接的,如NASA能將發射衞星和運貨補給等較簡單的工作外判,專注火星探究和重返月球等長期發展。較間接的,如提供國家、企業合作的新典範,加強美國「科創孵化地」、「科技大國」等形象。觀乎SpaceX的成功,科技突破、創新思維、國家支持都是三個重要的齒輪,組合起來互為動力,推動着太空商業化發展。有些被其國內媒體形容為SpaceX以至美國最大對手的國家,即使開設了什麼技術開發特區,當裏面的航天公司只是國家B隊,又有國企與之爭利,齒輪就未必能互為動力,反而會互相阻礙,卡實了。

太空至今仍然是一個神秘、有待探索的領域,《外層空間條約》(Outer Space Treaty)顯然無法杜絕當中衍生的眾多權責問題和競爭。在國家層面,如何規管和分配太空資源是極為敏感的;爭奪規管太空商業發展的話語權,或要成為前哨戰了。

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 2020-06-27 EJ GLOBAL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