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為何配麵包?

龍蝦卷有兩大派別,有凍食的蛋黃醬的龍蝦沙律派和熱食的牛油煎龍蝦派。因不喜歡沙律醬掩蓋了龍蝦的鮮味,便用牛油煎香龍蝦後,加上香料和檸檬汁提鮮。第一次煮,香料比想像中與龍蝦還要配搭,喜出望外。

麵包是我心目中的高度,也很鬆軟,不過略嫌捏得太大太闊,吃起來不方便,下次會減少每個麵包的重量。麵包焗完當然要放涼,食的時候如何加熱卻成為重點。我用龍蝦殼熬的湯蒸熱它,所以即使單吃也會有龍蝦的香氣。接下來用煎龍蝦剩下的牛油煎香麵包的兩面,盡吸精華。說實話我不敢說龍蝦才是這裡的主角。

延伸閱讀:
龍蝦包食譜
龍蝦卷食譜

接下來是故事時間。小時候第一次在電視節目裡看到龍蝦卷時,不禁好奇為甚麼會有人想到把那麼昂貴的食材夾在麵包裡。(那時還未聽過鵝肝也是配麵包,魚子醬也是配餅乾……)不過,原來以前龍蝦是賤價的食物,號稱窮人的蛋白質(poor man’s protein),當三文治的餡料便合理多了

龍蝦本非貴假食材

美國盛產龍蝦,據說歐洲人殖民美洲大陸時,單是沖上麻薩諸塞州海灣的岸邊的龍蝦就有兩呎高,使殖民者很頭痛。他們稱龍蝦為海上的蟑螂,學習原居民的用法,把牠們當成肥料或魚餌。其實原居民也會吃龍蝦,而且很懂吃——用海草包着再放在熱石堆中焗。

龍蝦當時是賤價,所以常常被用作囚犯和奴隸的膳食。龍蝦也是窮人省錢的途徑,是便宜的主食,因而有了窮人的蛋白質的外號。而隨著罐頭面世和運輸技術進步,居於內陸的人不但嚐到了龍蝦,而且還愛上它的鮮味。於是龍蝦變得有價有市,更變成高級食材。

當龍蝦遇上熱狗

那麼誰發明龍蝦卷?一般會認為是源自一間叫Perry's 的餐廳;而餐廳也在1927年至1977年間豎起Home of the Famous Lobster Roll的牌子。這說法應該是引自《美國食物飲料辭典》,不過若讀過內文,便知道作者其實也是聽回來而已。也有說法是,當時康涅狄格州沿岸的餐廳其實都會賣龍蝦卷,難說由誰先開賣。

因此,食物歷史學家普遍只能認同龍蝦卷是20世紀的產物,因為龍蝦需要等待它的拍擋——熱狗包(至少在1912年才出現)。這可不是隨隨便便找個熱狗包就可以,龍蝦卷用的麵包必須是長方形,兩邊必須要有平面——可以煎脆,更不能用圓包或多士(吐司)。

這個刁鑽的熱狗包,是由美國第一間特許經營(franchised)的連鎖餐廳Howard Johnson請麵包店J. J. Nissen bakery研發的。它的要求是由頂切開但不可切到底、能站立、容易準備、上菜和進食。在這之前,餐廳若要訂預先切好的麵包,基本上只有完全切開的選擇。

龍蝦卷對麵包的執着,算得上是在煮法、味道、實用、外表方方面都下過心思的產物。

生煎包?生煎饅頭?水煎包?來聽它們的故事吧!

我包包子的手勢不夠純熟,外表跟厚度有待改善!不過,餡是自己喜歡的比例,加上新鮮起鍋真的覺得好好吃!今天不談外表談內涵,聊聊生煎包的故事吧。

是包子還是饅頭?

生煎包傳統的叫法不是包,而是生煎饅頭,上海多有沿用。相傳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據元朝《誠齋雜記》記載:「孔明徵孟獲。人曰:蠻地多邪,用人首祭神,則出兵利。孔明雜以羊豕之內,以麵包之,以像人頭。此為饅頭之始。」明朝的《七修類稿》卷四十三同樣記:「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意思就是葛亮領兵攻打南蠻時,有人說該地有邪氣,依習俗要用人頭來祭天才会打勝仗。諸葛亮不願用人頭,便命人用麵糰包着羊肉豬肉,再捏成人頭的模樣祭天,以穩定軍心。所以麵糰包着肉餡或沒包肉餡的,古時一律叫饅頭,直至宋代才有包子一詞將把它們區分開來。

立足上海靠蘿春閣

根據沈嘉祿著的《上海老味道》,生煎包在上海的地位,是經上海企業家黃楚九之手奠定的。生煎包原是草根階層的小食,在賣水的老虎灶售賣。當時的茶樓一般不賣點心,茶客要吃,堂倌便從外面買回去。蘿春閣的老闆黃楚九留意到有一生意不錯的生煎包攤檔,他也吃過,後來得知攤檔的師傅被炒,便請了他到蘿春閣。結果,茶客蜂擁而至,生煎包在上海闖出名堂,蘿春閣也成了第一間生煎包名店。

蘿春閣的生煎包屬混水生煎派,開口朝下,皮用半發麵,餡用豬肉加肉皮凍,成品皮薄多汁,味道濃郁。另一名店大壺春則是清水生煎派,開口朝上,皮用全發麵,肉餡偏厚實,不加肉皮凍,湯汁較少,外軟底脆。雖然兩間名店屬兩大派別,但嚴格來說,大壺春也是蘿春閣的旁枝,畢竟它的創辦人正是黃楚九的侄子唐妙權,據說經黃楚九默許才能開店。

生煎包是上海菜的代表之一,和小籠包平分秋色。常言道「小籠喝湯,生煎吃皮」,兩者之中,我偏好較平實的生煎包。說是草根食物,但要求頗高——肉餡香濃,上半鬆軟下半香脆,再吸收了肉汁精華,味道和口感都需有層次,互相配合,怎能不叫人滿足?可惜的,是不合格的生煎包也吃過太多。有的是早已蒸好,收訂單再煎,上桌時顏色十足,溫度卻不夠。有的敗在發酵不好,麵皮不夠鬆軟,包底煎不脆反而變硬。有的敗在肉餡比例不成,肉汁過多,浸軟麵皮,達到最難食的soggy級別,還黏牙……

生煎水煎是派別之分嗎?

生煎包可以在台灣開花,應該要感謝民國38年在台北市永康街開了上海點心店——高記的高四妹。高四妹先生生於浙江,16歲到上海拜師學藝,最後在台灣落腳。

我在台灣的夜市食過水煎包,最初還以為就像混水生煎和清水生煎般,是生煎包的一個派別而已,誰知在餡料、味道和麵皮口感都有很大分別。我曾嘗試自己做,對我來說,水煎包更難駕馭。

水煎包起源於宋朝首都開封,在中國北方流行。傳到南方後各地自有變化。來台灣後,因為台灣盛產高麗菜和韭菜,成了主要的餡料,再加上蝦皮、蛋、與粉絲,既是調味,又是增加口感,食起來香甜清爽有咬勁,是與生煎包截然不同的風味。再說,台灣的水煎包多是兩面俱煎,不食它的鬆軟,食它的香酥。


生煎包

蘿春閣生煎包食譜

即便是在家做自娛自吃,我也只是做生煎包的新手,就不好意思分享自己食譜了。不過,我知道一個更有意思的——1960年出版的《中國名菜譜》收錄了蘿春閣的生煎包食譜。即便不照做,看看也是有趣。

麵皮:

  • 麵粉十斤

  • 開水二斤

  • 冷水三斤

  • 老肥(老麵)二兩半

  • 碱水一兩二錢半

  • 碱水一兩二錢半

  1. 把開水逐漸加入麵粉中,邊加邊拌勻。

  2. 麵粉被攪成雪花狀後,先晾涼。

  3. 放入麵盤中,加入冷水和老肥揉麵,需時約十分鐘或至麵糰軟滑光潤不黏手,便可蓋布發酵。

  4. 完成發酵後切開麵糰,加碱水、冷水。

  5. 揉麵把所有材料混勻,再搓成長條。

  6. 將長條麵糰切成小麵糰(麵劑子)。

  7. 用手掌壓圓小麵糰,成為中間略厚,邊緣較薄的皮。

  • 豬肉奶脯—即五花肉(去皮骨)三斤

  • 豬肉夾心—即前腿肉(去皮骨)四斤

  • 豬頸圈肉(去皮骨)三斤

  • 鮮豬肉皮 三斤

  • 香蔥 六兩二錢半

  • 上好醬油 一斤一兩九錢

  • 白糖 四兩三錢八分

  • 香油 三兩一錢三分 芝麻 三兩七錢半

  • 精鹽 二兩半

  • 植物油 一斤四兩四錢

  • 味之素 三錢八分

  • 乾蝦子 一兩二錢半

  • 薑片 少許

  • 料酒 三兩

  1. 將乾蝦子放在碗中,加入薑片、蔥結(二根)和少許料酒拌勻,坐在水鍋中隔水蒸15分鐘。

  2. 丟掉蔥薑,把蝦子拌進醬油內備用 。

  3. 芝麻洗淨後以微火炒熟,芝麻爆跳脹胖即可取出,用擀麵杖擀成細末。

  4. 剩下的香蔥切去根鬚,蔥白(梗)切成米粒狀,蔥葉切成蔥花備用。

  5. 刮去豬肉皮的毛污,洗淨後切成一寸寬長條。

  6. 放於鍋中,加水至浸過肉皮,以旺光煮15分鐘。

  7. 能用手指捏碎即可取出,放在冷水中浸漂。

  8. 冷卻後用絞肉機絞碎,先粗後幼,絞兩次後放好備用。

  9. 將豬肉奶脯、豬肉夾心和豬頸圈肉洗淨,切成小方塊再絞成細末。

  10. 加入精鹽和蝦子醬油,冷水一斤,用力攪拌。

  11. 攪拌至發黏,水分亦被吸收時,加入味之素、白糖、香油、芝麻末、肉皮凍和蔥白末,拌勻即使。

包製

  1. 左手托麵皮,右手舀餡,放於皮中央。

  2. 提起麵皮邊緣,一點一點向上端捏攏捏緊,摺七、八折,不可有洞。

  3. 撒上芝麻或蔥花。

煎香

  1. 放入植物油,需淌滿平底鍋。

  2. 下鍋時由外圍放至內圍,彌補火力不均。

  3. 在包子表面蘸油 加冷水,蓋蓋子燜煎。

  4. 不時要轉動鍋子,使火力均衡 約6分鐘,鍋沿熱氣直沖即熟。

故事說完了,再吃再聊!

茶粿的歷史:從粿字說起

茶粿

我一直不喜歡「粿字輩」食物,粉粿、茶粿都不喜歡。一直覺得茶粿的口感太黏。不過曾在上海學廚的Uncle弄的這些草仔粿卻能做到外皮清香、煙韌而不黏牙,紅豆餡香而不甜膩,連素來針對「粿字輩」食物的我都能吃。

粿,《說文》記:穀之善者。一曰無皮穀。《博雅》粿,糏也。換言之,粿最初既是指去皮的穀粒、碎米。南朝的《玉篇》和宋朝的《廣韻》記:淨米也,字義變窄。粿的字義在明朝的《字匯》和《正字通》再度變化——淨米,又米食也;列明也是一道食物。


宋代的時候,粿顯然已是節日食品,賀年或祭祖都會見到它。福建詩人陳藻的《元日平江作》中講到明「草粿京糰要賀年,玉融風俗不同天」,南粿北糰。南方的地方誌亦有記載其做法和用途,例如《侯官縣鄉土志》記「菠色深綠,清明取其汁作粿。」;《廈門誌》記「三月三日,采百草合米粉为粿,祭祖及神。」

清明用粿來祭祖,傳說和寒食節有關。有傳春秋時期,晉文公想賞賜對他有救命之恩的介之推,但介之推已經和母親隱居山林,對功名利祿不感興趣。晉文公派人上山搜索,遍尋不到,最終放火燒山打算逼出介之推,誰知把介之推母子活活燒死。晉文公非常難過,便規定每年此時不得生火,一律吃冷食,稱為寒食節。寒食節一連三日,不能生火就需要事前準備好糧食,蒸好後可以放數天的粿是個好選擇。後來寒食節和清明節因時間相近,常常被混為一談,粿就成了清明節帶上山的祭品。此外,古人相信鼠麴草製成的粿,能夠治療風濕腰腿痛,因此在春季尤其要吃。

有研究認為,粿文化源於古吳越,在福建閩族盛行,而族人遷移令粿文化在南方普及。例如粿印模上的花紋,可能與閩越族崇拜蛇有關,並隨著人口流動傳到潮汕一帶,再演變成當地有特色的桃。但明清時期福建人向外流,多以台灣、粵東、南洋等作目的地,所以這些地方也建立起粿文化。例如台灣的雲林縣、苗栗縣、淡水等地的地方誌亦有粿的身影,同樣記載是米食,用於祭祀,再分發出去。較特別的,是《割臺三記》還記載民眾用甜粿來慰勞將士。

客家人也把粿文化帶來到香港。草仔粿外皮是用艾草汁和糯米米製成,在香港多用雞屎藤汁做皮,勝在就地取材。至於內餡有甜有鹹,甜多數像這個用紅豆沙,鹹的有油筍、鮮肉、金華火腿之類。 吃粿難消化,中醫古籍都有記載。例如《普濟方》提醒,若患上滑腸這種痢疾,應調養五臓平六腑,不應吃粿類:「若以葱粿䊦,粘腻不堪,脾胃之物,尤其增困。」

不愛吃粿,都這麼多話,吃到喜歡的怎麼辦? 由於不愛吃,也不會煮,這次只有歷史沒有食譜(⌒▽⌒)


漢堡包的洗底之路

What makes the perfect burger

小時候不知道兩片圓麵包夾著免治牛肉就是漢堡包——菜式的統稱。一直覺得麥當勞餐牌上最便宜的,只夾一塊漢堡扒和酸瓜做料,加點茄汁和幾粒洋蔥就是漢堡包。明明餐牌上其他款式都有漢堡兩個字,不知為何這誤解也維持了好一段日子。

雖然如此,但那的確算是經典的漢堡包配搭。至於誰先造就這經典,則眾說紛云,無從稽考。雖然也有人聲稱是源自德國或巴西,但由於漢堡包在美國飲食文化裡極具象徵意義(其實一大部分是快餐文化使然),美國有些州份一直爭相證明和宣傳自己才是它的發源地。曾讀到一個言簡意賅的說法:

In the debate about whether the hamburger originated in western New York, Connecticut, Wisconsin, Ohio, Oklahoma, or Texas—claims often built on unsubstantiated assertions and/or proud family members’ testimony—one point is clear: Somew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hamburger was born.

(Adams,2018,p.18)

反正漢堡包與美國就是分不開。

漢堡扒的起源

免治肉扒最早可追溯自古羅馬。四世紀的羅馬烹飪書Apicius(《阿比修斯》)其中一篇食譜—isicia omentata(網油肉丸),就是將碎肉、香料、用紅酒浸軟的麵包和一些果仁搓成肉丸,再用網油包住,然後放到提子汁裡煮。在12世紀的蒙古也找到免治肉扒的蹤影,當時蒙古的軍隊不斷征戰,有傳因將士們大部分時間都在馬背上,有時無法停下來進食。所以,他們會切下累死的馬或駱駝的肉,放在馬鞍下,騎馬期間順道將它壓軟;但這很可能是後人混淆了蒙古人會放肉在馬鞍下來減少磨擦的故事。總之,蒙古人為了吃較韌的馬肉和駱駝肉,習慣將它們切成肉碎,再拌奶或蛋來吃。食法經蒙古帝國傳到各地,如俄羅斯,成為被受愛戴的牛肉他他。

13至17世紀,德國的漢堡港都是歐洲重要的港口;俄羅斯船隊將牛肉他他帶到那裡。至19世紀,漢堡-美洲航運公司往返兩地;水手會將牛肉切碎,有時還會加入浸軟了的麵包碎和洋蔥粒,再用鹽醃製或煙熏保存,以應付遙遠的航程。那就是以地名命名的「漢堡扒」。紐約是當時德國商船的主要目的地,加上大量革命者在德意志1848年革命遭鎮壓後逃到美國,終把漢堡扒帶到美國。當地開始有餐廳推出漢堡扒(Hamburg-style steak)來吸引德國的移民和水手,成為他們懷念家鄉時的依靠。

絞肉的壞名聲

隨著機器進步,絞肉愈來愈方便快速,價錢下跌,愈來愈普及。而它何時配搭圓包成為我們熟悉的漢堡包?由於大部分關於發明漢堡包的故事都發生在1885至1904年,相信也是在這個時刻。

Cookery for invalids
Cookery for invalids_hamburg steak

根據1887年出版的Cookery for invalids,漢堡扒是適合病患的宵夜,容易消化,
可稍稍燒過表面或生食或加水煮蛋食。

單在美國,發明漢堡包的故事就有好幾個版本,情節幾乎都包含:(1)為了容易煮熟而將肉丸壓平來煎(2)為了方便客人不用弄髒手或不用坐著慢慢吃而用麵包夾住漢堡扒。這與當時美國快速工業化有關,工人需要又快又便宜的選擇,而漢堡包就正好滿足此需求。但發展並非一帆風順,1906年,美國作家Upton Sinclair Jr.的小說《屠場》(The Jungle)描繪了當時肉類加工場惡劣的衞生情況,引起了社會關注:

There were some jobs that it only paid to do once in a long time, and among these was the cleaning out of the waste barrels. Every spring they did it; and in the barrels would be dirt and rust and old nails and stale water—and cart load after cart load of it would be taken up and dumped in to the hoppers with fresh meat, and sent out to the public’s breakfast. 

(Sinclair, 1973. p.162)

雖然Upton Sinclair Jr.是希望揭露工人的惡劣工作環境,但意外地社會更擔心食安問題,尤其是憂慮絞肉裡面有甚麼髒東西。這促使美國其後通過兩條食安法案—FMIA及Pure Food and Drug Act。

I aimed at the public's heart, and by accident I hit it in the stomach.

Upton Sinclair Jr.

只能是窮人恩物?

另一意外,是間接造就了快餐的發展。堪薩斯州一位廚師—J. Walt Anderson工作的餐廳裡,有一道菜特別受歡迎—圓餐包夾煎封過的牛肉餅和洋蔥。Anderson版本的故事,是他煮肉丸時不滿它們常常黏鑊,有一次忍不住發脾氣用鑊剷拍扁它們,結果發現那樣能加快煮熟,而顧客也較喜歡這方式。隨著這個漢堡包愈來愈受食客歡迎,他在1916年決定創業,開了個漢堡包小攤——1張長檯,三張凳,一塊鐵板和少量廚具,加一個寫著「漢堡包 5分錢」的牌子。他的小攤檔受到附近的勞動階層歡迎,加上他甚有生意頭腦,如透過改善鐵板滴油問題和直接讓客人看到他煎漢堡的過程,釋除客人對肉質和衞生情況的疑慮;生意順利上軌道,四年內攤檔由一變四。

儘管如此,漢堡包仍然被視為劣質食物,而即使他怎樣保持整潔,街邊小攤始終受局限。因此,他希望搬入舖。即使當時他在鎮上已算是成功人士,銀行和業主都不願投資低賤的漢堡包生意,直至保險及地產經紀Billy Ingram決定投資。Ingram無經營餐廳的經驗,對推銷也不太在行,但他認為成功之道在於扭轉大眾對漢堡包的負面印象和提升產量。他將生意命名為White Castle System of Eating House,White代表清潔,Castle代表強大和穩定;店舖也配合用上白色射手牆和塔樓。他們還專門聘請清潔工每日清潔餐廳,在當時並不常見。他亦只用牛肩絞肉,而且服務承諾是每兩至四個鐘就由肉店新鮮運來,期間店裡的剩肉都會運回肉店,換言之所用的肉不會在店裡放置超過四小時。就連絞肉的方法也有規定。

When the word “hamburger” is mentioned, one immediately thinks of the circus...or [a] dirty, dingy, ill-lighted hole-in-the wall, down in the lower districts of the city. The day of the dirty, greasy hamburger is past. No more shall we have to taste the hamburger at circuses or carnivals only, for a new system has arisen, the “White Castle System”

(Hogan, 1997, p.31)

快餐式營運成功洗底

Ingram將營運公式化,每間分店的外表、餐牌、送餐方式、宣傳標語,以至所用的肉、漢堡的大小都一式一樣。以前讀書都說是「麥當勞化」,但之前看來也有個「白城堡化」。它亦是美國第一間在報紙賣廣告的餐廳。White Castle成功為漢堡包洗底,逐漸普及,加上經歷一戰和大蕭條期間百姓對平價食品急增的需求,漢堡包逐漸成為美國飲食文化的重要部分。這從流行文化可見一斑,如卡通《大力水手》的溫皮(Wimpy)就是個漢堡包狂。他的口頭禪是:I will gladly pay you Tuesday for a hamburger today. 當然還有後來的麥當勞叔叔、漢堡神偷……有指漢堡包的外型甚至啟發了星球大戰的千年鷹號。

至於後來麥當勞橫掃美國和全球的故事,簡直就已是教科書內容了。不過,物極必反,公式化到盡頭又失去其優勢。快餐店漢堡包在今時今日不時被人嫌棄是「劣食」,加上偷功減料、減成本和爆出食安問題等,都使它再次負上壞名聲。

直至手工漢堡的熱潮,又重新洗底。它們一點都不便宜,過百蚊都有捧場客,而且用料特別,不再是求求奇奇醫肚的選擇了。近年更有素食熱潮,由於「人造肉」多數是漢堡扒形式出現,素漢堡大行其道,使這道菜式又成功多了健康、環保等正面標籤。

按此 看湯種漢堡包食譜


參考資料

Adam. C. J. (2018). Burger (New York: Bloomsbury Academic).

Hogan. D.G. (1997).Selling 'Em By the Sack : White Castle and the Creation of Of American Food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

“History and Legends of Hamburgers” (n.d.)  Retrieved from https://whatscookingamerica.net/History/HamburgerHistory.htm.

“History of the hamburger“ (n.d.)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story_of_the_hamburger#cite_note-15

Murrey, T.J. (1887). Cookery for invalids (New York: White Stokes & Allen).

Sinclair. U. (1973).The Jungle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意式番茄醬(紅醬)如何成為國民醬汁?

Orange Blue Collage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Day Instagram Post (1).png

家中一直有儲糧習慣,罐頭番茄是其中一類必備食材,因為兩三下功夫它就成為紅醬,用來煮意粉、整Pizza,煮肉丸,沾麵包,甚或做湯底都可以。

對外殖民引番茄入歐洲

番茄是意大利菜的國民食材,但它不是當地物種。番茄是厄瓜多爾、秘魯、智利北部找到的野生植物,後來瑪雅人和阿兹特克人將它人工種植,令它更大更可口。隨著西班牙殖民美洲大陸,番茄這種新奇的植物就來到歐洲,在1548年與意大利見面。

番茄最初並不受歡迎,一來因為歐洲人看不起美洲來的食物,不會去學怎樣煮它,加上當時它因外表赤紅而有「惡魔果實」的稱號,有傳吃下會生病和中毒。(薯仔、矮瓜等新來食材其實都有相若命運)

由惡魔之果到國民食材

不過,當時意大利部分地區的貴族還是比較願意嚐新。1692年出現了首個紅醬的食譜,是意大利廚師Antonio Latini寫的。將番茄去皮,切碎,再加入洋蔥、胡椒、香草、鹽、油、醋即成。這個醬汁顯然與很多食材都搭配,所以建議用來煮肉或whatever:

Take a half dozen tomatoes that are mature and put them over the coals and turn them until they are charred, then carefully peel off the skin. Cut them up finely with a knife, and add onions finely cut up, at your discretion, finely chopped peppers, a small quantity of thyme or pepperwort. Mix everything together and add a bit of salt, oil and vinegar. It will be a very tasty sauce for boiled meats or whatever.

Food in Early Modern Europe, Ken Albala [Greenwood Press:Westport CT] 2003 (p.138)

至18世紀,意大利人開始對番茄改觀,知道它有營養價值,就更願意將它入饌。拿坡里廚師Francesco Leonardi在1790年出版的食譜L'Apicio Moderno (The Modern Apicius) 首度教煮紅醬意粉。1807年,法國的Alexandre Balthazar Laurent Grimod de La Reyniére——歷史上第一位餐廳評論的作者,推薦了用紅醬煮意粉,形容:番茄汁帶來宜人的醬汁,令人上癮。

不過要直至19世紀,番茄才成為意大利的「國民食材」。當時人們希望擺脫被殖民歷史,民族主義在意大利抬頭,迫切將國家與法國和奧地利區分開來。意大利的國旗有紅、白、綠三種顏色,人們會刻意煮出包含這三種顏色的菜色,如番茄羅勒意粉(spaghetti al pomodoro)、拿坡里薄餅、番茄水牛芝士沙律。紅醬因而「老是常出現」。

There was no point describing its preparation, since everyone knew how to make it... 

—Ippolito Cavalcant

拿波里著名美食家、廚師、作家Ippolito Cavalcant先後出版了Cucina teorico-pratics(1837)和Cucina Casareccia in Dialetto Napoletano(1839)兩本書,前者關於貴族餐飲,後者關於住家飯。值得留意的,是紅醬意粉跨越了階級界線——兩本書均有提及。不過,在後者的頻率較高,反映始終平民吃得比較多。這對紅醬之後在全球普及也有影響,因為後來移民到美國的意大利人多是低下階層,也就把紅醬帶到美國。幾年後,1847年,紅醬意粉已出現在美國食譜;至1880年,紅醬和意粉已是既定的配搭。

美籍意裔擁抱紅醬

南部意大利貧民移民到美國,令美國出現家庭式意大利餐廳,但主要都是移民才去用餐。美國禁酒令期間,讓家庭每年生產200加侖酒的規定,成為這些餐廳的轉捩點。意裔酒商會把葡萄運給東部的同鄉製酒,再在意大利餐廳售賣,吸引了許多美國新客人。這令不少美國人不再視意裔移民是問題或威脅,握「酒」言和。

接著,意大利食品就開始在美國興起,意大利食譜、紅醬罐頭大行其道;而美國卡通片《小姐與流氓》(Lady and the Tramp)中,主角共食肉丸意粉的經典一幕,可謂這熱潮留下的一個文化小符號。

小時候對紅醬沒有甚麼好感,每次望見不期然就想起到會服務那些錫紙兜裡凍冰冰的意粉/腸仔/肉丸,過甜過酸或過鹹,總是不對味。但如今懂得下廚之樂,便總想到紅醬的好,畢竟煮Pizza煮意粉煮很多菜式都能用,實在方便。

意式番茄醬 Red Sauce

參考資料

Horowitz. G (2016 Dec 8).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Italian-American Food. Retrieved https://firstwefeast.com/features/illustrated-history-of-italian-american-food

Lynne. O (2015, Jan 23). Food Timeline FAQs: sauces & dips. Retrieved fromhttp://www.foodtimeline.org/foodsauces.html#firstsauces

Ristaino and Hong (2018, July 3). History of the Tomato in Italy and China: Tracing the Role of Tomatoes in Italian and Chinese Cooking. Retrieved from https://scholarblogs.emory.edu/noodles/2018/07/03/history-of-the-tomato-in-italy-and-china-tracing-the-role-of-tomatoes-in-italian-and-chinese-cooking/

Tebben, M. (2017). Semiotics of sauce: Representing Italian/ American identity through pasta sauces. In P, Naccarato, Z, Nowak & E.K, Eckert (Eds.). Representing Italy Through Food. London: Bloomsbu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