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蝦為何配麵包?

龍蝦卷有兩大派別,有凍食的蛋黃醬的龍蝦沙律派和熱食的牛油煎龍蝦派。因不喜歡沙律醬掩蓋了龍蝦的鮮味,便用牛油煎香龍蝦後,加上香料和檸檬汁提鮮。第一次煮,香料比想像中與龍蝦還要配搭,喜出望外。

麵包是我心目中的高度,也很鬆軟,不過略嫌捏得太大太闊,吃起來不方便,下次會減少每個麵包的重量。麵包焗完當然要放涼,食的時候如何加熱卻成為重點。我用龍蝦殼熬的湯蒸熱它,所以即使單吃也會有龍蝦的香氣。接下來用煎龍蝦剩下的牛油煎香麵包的兩面,盡吸精華。說實話我不敢說龍蝦才是這裡的主角。

延伸閱讀:
龍蝦包食譜
龍蝦卷食譜

接下來是故事時間。小時候第一次在電視節目裡看到龍蝦卷時,不禁好奇為甚麼會有人想到把那麼昂貴的食材夾在麵包裡。(那時還未聽過鵝肝也是配麵包,魚子醬也是配餅乾……)不過,原來以前龍蝦是賤價的食物,號稱窮人的蛋白質(poor man’s protein),當三文治的餡料便合理多了

龍蝦本非貴假食材

美國盛產龍蝦,據說歐洲人殖民美洲大陸時,單是沖上麻薩諸塞州海灣的岸邊的龍蝦就有兩呎高,使殖民者很頭痛。他們稱龍蝦為海上的蟑螂,學習原居民的用法,把牠們當成肥料或魚餌。其實原居民也會吃龍蝦,而且很懂吃——用海草包着再放在熱石堆中焗。

龍蝦當時是賤價,所以常常被用作囚犯和奴隸的膳食。龍蝦也是窮人省錢的途徑,是便宜的主食,因而有了窮人的蛋白質的外號。而隨著罐頭面世和運輸技術進步,居於內陸的人不但嚐到了龍蝦,而且還愛上它的鮮味。於是龍蝦變得有價有市,更變成高級食材。

當龍蝦遇上熱狗

那麼誰發明龍蝦卷?一般會認為是源自一間叫Perry's 的餐廳;而餐廳也在1927年至1977年間豎起Home of the Famous Lobster Roll的牌子。這說法應該是引自《美國食物飲料辭典》,不過若讀過內文,便知道作者其實也是聽回來而已。也有說法是,當時康涅狄格州沿岸的餐廳其實都會賣龍蝦卷,難說由誰先開賣。

因此,食物歷史學家普遍只能認同龍蝦卷是20世紀的產物,因為龍蝦需要等待它的拍擋——熱狗包(至少在1912年才出現)。這可不是隨隨便便找個熱狗包就可以,龍蝦卷用的麵包必須是長方形,兩邊必須要有平面——可以煎脆,更不能用圓包或多士(吐司)。

這個刁鑽的熱狗包,是由美國第一間特許經營(franchised)的連鎖餐廳Howard Johnson請麵包店J. J. Nissen bakery研發的。它的要求是由頂切開但不可切到底、能站立、容易準備、上菜和進食。在這之前,餐廳若要訂預先切好的麵包,基本上只有完全切開的選擇。

龍蝦卷對麵包的執着,算得上是在煮法、味道、實用、外表方方面都下過心思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