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

土國誕「新君」 地緣起風雲

(原刊於 信報財經新聞 A23 EJ GLOBAL plus )

隨着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的勝利演說,以及主要對手共和人民黨(CHP)候選人因傑(Muharrem Ince)宣布敗選,這場土耳其政治賭局終於塵埃落定。埃爾多安以52.5%的選票成功連任總統,而他帶領的正義與發展黨(AKP)在國會選舉得票42%,連同盟友「民族行動黨」(MHP)的11%,將在國會享有過半數的優勢。

土耳其大選原定於明年舉行,是次提早於6月大選,其實是去年修憲之爭的延續,意義重大。去年4月,由埃爾多安發動的修憲法案在公投中獲得通過,意味在大選後,政體將改為總統制,取消總理職位並把相關權力併入總統職權內,令總統手執立法、制訂預算,任命大法官、內閣官員與副總統大權,亦可頒布具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和緊急狀態令等;而且,在新憲法下總統不再受政黨中立原則限制,可兼任黨魁及處理黨務。

去年的修憲法案公投只以51%些微多數通過,此所以反對派揚言若果今次大選勝出必定推翻公投結果,令今次大選被視為土耳其的「歷史選擇」。可惜,反對派無力回天,土耳其持續近百年的議會制正式瓦解。

度身修憲 可執政至2028年

Screenshot 2020-03-22 at 14.26.33.png

埃爾多安如此大費周章修憲,更不惜冒險提早大選,目的顯然易見。他在2003年出任總理,連任又連任,做足三屆。憲法規定總理只能連任三屆,他只好轉戰總統。但所謂的「國家元首」只是虛位,於是他便修憲為自己充權。今次勝選,他過去的總統任期會歸零,現時重新展開5年任期,2023年屆滿後還可再競選連任,按此推斷,最長可連續執政至2028年。大權在握,長期執政,鮮受制約,稱他為「新蘇丹」實不為過。

今次大選勝利為埃爾多安帶來民意授權,又能繼續控制國會,且能順利落實修憲,一舉三得,權力穩如泰山。雖說新憲法列明,若總統犯下重大錯誤,有機會受彈劾,然而憲法法院有最終裁決權,而法院成員大多由總統任命,有多大制約力可想而知。再者,單看過去一年他如何肆無忌憚地打壓異己和大整肅,拘捕教師、知識分子、新聞工作者和法官,又在政府機構大換血,將大批公務員、軍人革職,並為自己度身訂造修憲內容,都足以證明土耳其正步入埃爾多安的「一人獨裁」時代。

至於反對派,雖然輸了,但非無功而還。他們在競選過程中受到諸多阻攔,如被國營媒體抵制;當局又整合了庫爾德族選區,令票站減少;其中親庫爾德的一名候選人、人民民主黨(HDP)的核心人物德米爾塔什(Selahattin Demirtas)更要於獄中競選。

嚴峻的形勢促使反對派罕有地團結,因而取得今次三成多選票,加上數次造勢集會成功號召數以十萬計民眾參加,其聲勢和支持度是近年反對派陣營中未見的;而HDP今次亦得票12%,得以晉身國會。不過,在埃爾多安鐵腕管治下,反對派縱然有了靈魂人物和議席,預料亦難以發揮制衡和施壓作用,只會面臨更多打壓。

不做棋子 爭領導伊斯蘭世界

現在,埃爾多安已掃除了影響他獨攬大權的不確定因素,對內相信會先專注經濟民生發展,畢竟通脹、貨幣貶值、失業問題已嚴重影響民生。隨着他繼續扮演「土耳其父親」的角色,其重要性可媲美國父凱末爾。

至於對外,他明顯有意在國際舞台上大展拳腳,希望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袖,並將土耳其發展成區域大國。前者可於他早前積極為巴勒斯坦發聲,抨擊美國搬遷以色列大使館可見一斑;後者則一向見於他的外交策略。所以,勝選後他在國際舞台上特別是中東、地中海地區勢將大展拳腳,不會再僅限於擔當美國或北約的棋子,不管美國或歐盟都難免要重新檢視與土耳其的政經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