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擊世代怒吼 挑戰NRA霸權

(原刊於 信報財經新聞 A19 EJ GLOBAL plus )

槍械暴力一直是美國的死結。每次發生槍擊案,舉國上下哀悼一番、祈禱、集會,要求槍管的呼聲高漲;然後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便會反對,共和黨政客則顧左右而言他,接着支持和反對的聲音再拿第二修正案吵一下,最後國會什麼都做不了,回歸平淡。然後,到下一次槍擊案,又再重複吵鬧一次。

槍支暴力的循環讓人心痛也心寒。自2012年發生令全國震驚的康涅狄格州小學槍擊案至今,美國經歷了超過1600多宗大規模槍擊案,把上述程序走過千遍,國會提出過百次槍管法案,而通過的數字是零。有的人麻木了,有些人怒了,上月佛州高中槍擊案中生還的學生就是後者。

佛洲今次高中槍擊案的生還學生展現了極大的勇氣,還有怒氣,僅在案發後3日就化悲憤為力量,發起「不要有下次」(Never Again)行動,舉行集會,而學生代表Emma Gonzalez激動而撼動人心的演說更被廣傳。像Gonzalez這個年紀的青年,《紐約時報》稱為「大型槍擊世代」。這世代生於1999年哥倫拜恩槍擊案(Columbine High School Shooting)後,此案令槍手襲擊校園的情景成為校園演習,故他們從小就在學校裏學習用書桌築起路障,阻擋子彈,惶恐哪天演習成真。

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成長路上,經歷了一次又一次槍支暴力循環,他們害怕、傷心、而且憤怒。這也是為什麼生還者發起的Never Again行動能迅速得到全國年輕學生響應,一起集會、一起罷課、一起上街。他們揚言如果政客仍然坐視不理,便要在中期選舉「票債票償」。

逾10家企業割席

今次的改變,在數據上是明顯的。根據Google Trends,在同樣引起公憤的康涅狄格州小學槍擊案發生後,搜尋槍管的人次大幅上升,但不足一周已回落,10多日後甚至少於搜尋槍店的人次。至於今次,搜尋槍管的人次同樣在事發後急升,10日後始回落,且不如當年般急促,甚至有時再度上升。至今,搜尋頻率仍遠高於案發前。

再者,學生直截了當,極有感召力的質問,無疑對共和黨人以及特朗普帶來壓力,因為特朗普竟開口支持加強購槍者的背景審查,並打算立例禁止撞火槍托(一種將半自動步槍改裝成接近全自動步槍的裝置),甚至公開批評NRA,說「如果他們不是跟大家站在同一陣線,我們得間中教訓一下他們。」

脫離循環的另一跡象,是有企業開始與NRA劃清界線。NRA在美國如此大勢力,是因為它擁有500萬會員,這500萬人能化為選票,影響共和黨人;也能化為消費力,影響企業。美國不少大型企業都與它有合作,然而,自學生發起「不要有下次」行動後,至今竟有10多間企業表態,取消本來給予NRA會員的優惠。而大型零售集團如沃爾瑪(Walmart)、Dick運動用品等更不待政府出招,率先不再售賣衝鋒槍給21歲以下的市民。

促使企業在公共議題上發聲的原因有很多,當中包括利潤和商譽的考慮。愛德曼公關公司(Edelman)的研究報告顯示,57%消費者將根據業者的立場,決定要購買還是杯葛其產品。一眾企業對相若的研究必定了然於胸,故我們大可視今次企業表態為走出槍管循環的一個啟示。

過去,美國企業在性別、種族平等及環保等議題上,都積極回應,正是因為有足夠的民意基礎;反之,由於槍管仍屬敏感議題,企業一直保持沉默觀望。換言之,今次與NRA劃清界線的企業是在一賭輿論和民意已在槍管的一方,正如奧馬哈第一國民銀行宣布停止簽發NRA的信用卡,且不與之續約時所言:「顧客的回饋導致我們重新檢視與NRA的關係」。

佛州參議院日前通過一項草案,除了提高購槍的年齡門檻之外,還為大部分槍械新增3天等待期、禁止銷售或管有撞火槍托等,是個好徵兆。不過NRA不是省油的燈,它已多次捱過了公關災難。它及其支持的政客,早已習慣在槍擊案後礙於輿論在口頭讓步,但當議案進入立法程序,他們便打倒昨日的我,屆時公眾關注已經大為冷卻了。因此,今次能否推動槍管,仍視乎Never Again運動能否讓美國人持續關注槍管議題及法案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