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從電影看以色列總理Golda Meir

關於近日以哈/以巴衝突的世界局勢分析已經另外撰文細說過了,這裡說說電影吧。在衝突的幾個月前,電影《以色列鐵娘子:梅爾夫人》(Golda)上映,聚焦以色列前總理總理梅爾夫人(Golda Meir)於關鍵的「贖罪日戰爭」期間的故事。如果看了電影的朋友,或會對近日以哈衝突更為感概,尾段她和前埃及總統薩達特(Sadat)面對面的和談雖然劃時代,但以巴問題和延伸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對立問題遺留至今,仍然無解。

《以色列鐵娘子:梅爾夫人》(2013)劇照

不論在觀賞期間還是散場一刻,這套電影都讓我有種缺失感,中規中矩,沒有歷史之重,亦難以感受到梅爾夫人的政治魅力。製作單位雖將重點放在「贖罪日戰爭」,但不知是成本原因、還是其他考慮,幾乎沒有戰場的場面,只以歷史片段剪輯、少量後製充撐場面。視覺上散亂不協調,讓人難以投入戰況。戰敗無法代為捏一把汗,戰勝無法代其鬆一口氣,便只能抽離看着導演大近鏡之下各個角色表情。海倫美蘭(Helen Mirren)演技毋容置疑,但電影始終不是演員的獨腳戲。

倒是其中一幕,她與一眾幕僚在戰情室跟進現場情況時,透過與觀眾一同親耳聽到槍炮聲、悲壯的命令、年輕將士死前哀嚎、敵人的辱罵表達手法較有新意。另一個欣賞的片段,是拍出梅爾夫人自傳中提及的惡夢。她曾提及,要求在床邊安置電話,並讓人通報戰場發生的所有事,包括任何一位軍人的犧牲。而因此她從沒發過完整的夢,很少那樣沈睡的時候。她記得一個惡夢,就是家裡的電話不斷響起。

儘管幾幕拍攝手法有新意,仍覺呈現的梅爾夫人形象單一。透過聚焦政治人物在歷史功過天秤上最決定性時刻,以小看大,是傳記電影常用的手法。《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和《皇上無話兒》(The King's Speech)都是成功的例子。但它們都有一共通點:有一場動搖歷史流向、憾動人心的演說,作為電影的高潮。但梅爾夫人的演說未到這水平(用英文令人出戲這事也罷),令這齣電影有所缺失。

從電影能看出一個老弱而倔強,煙不離手;對軍事一竅不通,但有外交小聰明的老太太。而她對以色列人民有着深切關懷,將死傷人數記在她的小本子,為那小手袋添上千斤重。這些形象雖符合歷史和外界的認知,但因電影選材局限「贖罪日戰爭」前後,缺乏鋪墊又缺乏早前說的關鍵一刻,人物形象略為平鋪直敘。

毋須對比,不妨共賞;關於梅爾夫人的影視作品原來也不少。1982年的A Woman Called Golda雖年代久遠,但敘事流暢,取材貫穿了她的一生,對她的人物性格、生平仕途、外交才能和政治遺產等都有豐富的描述。

2019年同樣以Golda為名的紀錄片更是不可多得的作品。它的取材豐富,包含了梅爾夫人多場新聞和訪問片段,當中尤以一段她與主持人在幕後、過往未曾公開的對談貫穿全片。片段中她與主持人在煙霧中談論她在任時的一些決策以及當中的心情與想法,是難得的一手材料。中間又穿插了多位嘉賓的訪談,如她任內的情報局(摩薩德Mossad)局長、總理發言人、外交官、工黨黨員、國會議員、軍人、社運人士、記者、國家檔案局人員、 家人。她政治生涯的多項功過——例如以色列復國、與尼克遜總統的建交、六日戰爭、巴勒斯坦問題、上帝之怒行動、贖罪日戰爭等等,透過這套紀錄片,在她本人、支持者、反對者、紀錄者多方聲音下一共檢視。雖是紀錄片卻絲毫沒冷場,非常值得對以色列歷史政治感興趣的朋友觀看。

最後,若對梅爾夫人下令的上帝之怒行動感興趣,不妨重溫2005年由Steven Spielbergh執導的《慕尼黑》(Munich)。1972年,一群巴勒斯坦恐怖分子潛入慕尼黑奧運會的選手村,當場殺死兩名以色列運動員,並挾持其他九人當人質。德國的救援行動失敗,人質全數死亡。後來恐怖分子又在慕尼黑劫挾了一架漢莎航空班機,要求釋放三名涉事恐怖分子,終使以色列決定「私了」。以荷里活的節奏而言,電影慢得出奇,以毫不緊張刺激的手法敘述着歷史上其中一項最神秘的國家級復仇刺殺行動。但電影的中心思想表達得很清楚,受害者某個時刻變成在復仇的加害者,加害者某個時刻變成被復仇者盯上的受害者,角色互換、死去之人由後來之人補上,只有仇恨與不安生生不息。

有野心的惹火美食紀錄片——Ugly Delicious

Netflix的美食紀錄片已經打響名堂,王牌節目Chef’s Table都已拍了6輯。最近,我認為非常值得一看的系列Ugly Delicious推出了第二輯,希望順便推薦一下給沒看過這系列的朋友。最初,望「題」生義,我以為Ugly Delicious是帶觀眾欣賞外表不討好的美食,也就內臟、昆蟲之類。我猜得大錯特錯。而儘管我很欣賞這節目,至今我仍不肯定它算不算改錯名。

Ugly Delicious不是那種用食物B-roll(輔助鏡頭)把觀眾餵飽的飲食節目;韓裔星級主廚David Chang及嘉賓每集圍繞一種「標誌性」美食,展開跨地域,跨文化的尋味之旅。當中菜式和味道卻不像是片中重點,重點是通過菜式的改變與分別,討論傳統主義、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種族歧視、移民等議題。所以說,這是個很有野心,也很惹火的節目。《紐約客》的評價是:「這節目不是關於食物,而是關於它的意義,以及人們改變它的原因和意義。」

Ugly Delicious

例如第一集就以Pizza為主題,很多人都聽過意大利人對飲食的堅持,甚至參與過Pizza應不應該加菠蘿的爭論,但節目還引申了很多值得思考的討論。到底甚麼是Pizza?怎界定?由誰來界定?是不是麫糰上放了一堆配料再烤熟就是了?還是嚴格遵守正統拿坡里薄餅製作指南的才算?Pizza是意大利菜式還是一種全世界共享的烹調手法?要遵從傳統還是應該去創新?

第二集以Tacos為題,同樣探討何謂正宗,也反思這道菜以至墨西哥菜在街頭美食、廉價快餐與高級餐飲的定位,並講到飲食與歷史、生活、移民、身份認同的關係。第四集中說新奧爾良一成不變的小龍蝦,對比以移民餐飲聞名的侯斯頓裡的小龍蝦。當中同樣討論到越南移民漁夫與三K黨的歷史,當中有一段越南移民二代談論當下移民問題,看到即使他深知移民被拒絕和歧視之苦,讚揚移民對經濟的貢獻,他對移民問題也不一定持較開放態度。

第五集透過了解不同文化的燒烤去看一個烹調手法在不同地區,不同文化下能產出截然不同的美食。第六集則從炸雞講到它與黑人關係,當中的歷史、刻板印象,文化符號與諷刺,也訪問了黑人大廚和黑人移民大廚的心路歷程。

節目的不足也是看點

而我看到第七第八集的感受更大。因為雖然其他幾集的主題菜式也常吃,但或許是炒飯(其實是以炒飯論中餐)及包點、餃子等,我作為觀眾也很熟悉時,就能知道劇組儘管飛到中國去吃,又找來所謂的「中菜專家」,所選取的內容顯然與日常、地道的中菜有些距離。印度人看第二輯咖哩主題那集時,可能都會有這種感覺。但我不認為這是節目的敗筆,反之正好說明了解另一種文化可以有多複雜和困難,哪怕這節目明顯很有野心地想呈現「真.中菜」給一直吃美式中菜的觀眾。

精采點題的家常菜

如這夠說服你去看Ugly Delicious,我再抖膽建議,看的時候,別依Netflix的次序,把第三集「家常菜」留到最後才看。因為在這集,David Chang解釋了節目叫Ugly Delicious的原因,說了他現在的烹飪哲學,更帶觀眾看了他家的感恩節大餐和大名鼎鼎主廚Rene Redzepi的住家飯。這集不但為整個節目點題,也是最能看到David Chang真情的一集。更重要的,是於我而言,下廚固然有趣,但為愛的人下廚,一起食一頓住家飯,是莫大的幸福,沒甚麼 比這更能讓下廚變得有意義,也就令這一集最適合用來作結。

David Chang是個很有主見而且不怕與嘉賓思想碰撞的主持,有時甚至顯得自大和固執,於是能問出好問題卻把氣氛弄得尷尬。儘管如此,別說一個美食節目,就是一班廚師和作家能有這樣的火花,也是很難得。配合多種拍攝手法:圍坐討論、動畫、甚至惡搞,每集充實的內容得到很好的編排,不會沈悶或散亂,予人新穎和享受的觀賞體驗,是留家避疫的好娛樂,特此推薦。且在全球面對同一危機,封關自保,全球化稍向後退的日子看,也別有一番體悟。